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大一幅画》教案

(2016-05-22 15:11:04)

教案

                          好大一幅画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1、赏析古代部落和现代建筑壁画,了解三维地画、纳斯卡地画等表现形式,感受画面之大,设计之巧。

赏析古代部落和现代建筑壁画

2、通过对比、讨论、赏析等活动,体会大型画面的内涵美和形式美;师生间有效沟通,尝试体验不同的绘画工具,并能选择合适的材料表现主题。

能画出“地图”的示意性,追求“地图”的趣味性

3、在合作学习、体验活动中,感受自由表达的快乐。

感受自由表达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比、赏析等活动充分感受画面之大、设计之巧,并用合适的美术工具表现自己的情感。体会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表现形式的巨幅作品的内涵美和形式美,能与同学相互协作、表现出画面的主题。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整开画纸若干、水粉笔及水粉颜料。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及石、布等部分手工材料。

五、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2分钟)

师:画面中的狮子突然从窗户里跳出来,老师非常紧张,吓得眼睛都不敢睁开来。可是,这个人为什么还笑呢?(展示3D图片局部)

 

 

 

 

 

 

 

师小结:这是3D画,可以画在地上或者墙壁上,主要是通过光线和位置,使人产生错觉。看,画家叔叔正在作画呢。(视频:德国艺术家街头创作三维地画)

 

 

 

 

 

 

 

 

 

 

(展示3D图片整体)人站在画面里就像真的站在悬崖边上一样,好逼真啊!与悬崖相比,人显得非常渺小,这真是“好大一幅画”。(出示课题:好大一幅画)

设计意图:让3D地画通过多媒体进入课堂,一改过去“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单调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感受。学生兴趣增浓了,学习也投入了。学生对“好大一幅画”有新的体认,既形象又不枯燥,并能深刻地记住与了解这些内容,为拓展思路、展开奇思妙想埋下伏笔。

二、尝试练习

板块一: 探索欣赏(6分钟)

    现在,老师就要开着时空列车,穿越古今中外,去寻找更多的“好大一幅画”。

1. 古代岩画壁画欣赏,感悟内容的丰富性。

(1)各地岩画、壁画

①古代中国:生活在美丽大草原的牧民们,把自己的生活都记录在岩石上。在房子的内外活动着很多牧民,左边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动物。整幅画面线条简洁,很明白地记录着祖先的生活,这些内容画在大大的岩石上。

    ②澳洲原始社会:人们把自己的样子和生活的故事画在高山的石头上,就像我们写日记一样,日积月累,积累了不少画呢!

    ③非洲原始社会:这里记录了当时的非洲人狩猎时的场面,人物和动物都数不胜数,真是非常巨大的画面啊!

    这么大的画除了画在石头上,还能画在洞穴中、住宅的墙上。

(2)纳斯卡地画:猜猜看,这张画是画在哪里的呢?有多大呢?

 

 

 

 

 

 

 

两千多年前的南美洲高原上出现了这种巨大的画,被称为纳斯卡地画,飞机在空中瞰视才能看清它的全貌。

老师小结:原始社会的劳动人民,为了加强交流,为了一种情感的寄托,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创造了很多壁画和岩画,内容非常丰富,有人物、动物、劳动场面等。

2. 从表现方法、色彩、构图等方面,帮助学生理解画面的构成和形式。现代壁画欣赏,重点感受形式美。

    (1)欣赏各类商店店面设计及楼房设计。

    (2)麦田怪圈(Crop circle):猜猜看,这张画是画在什么地方?有多大呢?

这是飞机航拍的麦田,我们称之为“麦田怪圈”它是在麦田或农田上,把农作物压平而产生出的几何图案。很多人认为这是外星人的杰作。(视频:麦田怪圈)

 

 

 

 

 

 

 

设计意图:通过乘坐时空列车游览的游戏,带着孩子们欣赏古今中外的岩画壁画,让孩子们在视频观看中,进行对比、讨论,了解画面之大、设计之巧,对大型画面绘制有感性的认识。丰富的画面欣赏刺激着孩子的感官,使他们体会到那份情感的震撼。

板块二:初步创作

    1.请一个学生随意趴在整开画纸上,请同组的同学描绘其外形。(亦可把学生带来的其他材料随意摆放在画纸上,描绘外形即可)

    2.请同组的同学依次来说说像什么,也可以编一个小故事,确定小组绘画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整开画纸的描绘,直观感受画面之大,在确定小组绘画主题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创意与灵感。

板块三:微视频示范 (4分钟)

1.播放《艺术创想》截取视频,进一步了解画面之大,初步感知绘画材料的多样性。

 

 

 

 

 

 

 

 

2.欣赏多种材料表现的大型画面,例如鹅卵石、贴纸等。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克服了课堂上不能实时进行现场大型示范的弊端,增强了创作的感性认知。

板块四:完成创作(20分钟)

1.讨论表现内容与表现方法。

(1)表现内容:自然风光、神话故事、校园生活、动物乐园等。

(2)讨论怎样构图才能使画面既巨大又巧妙有趣?

(3)讨论用什么工具表现才能使画面容易出效果并具有震撼力。

2.作业要求:小组合作进行“好大一幅画”的创作。将纸展开在地面上或贴在墙上进行创作。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协调画面整体效果,排除合作困难。

设计意图:小组学习应注意到小组成员间的对等性,培养他们相互交往合作的技能和意识。所以,只要搭配得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有了这样的合作平台,不仅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而且能生动有效地将小组活动开展下去。

四、板书设计

五、作业设计

1.在整开画纸上描绘,要求画面统一完整。

2.用合适的材料进行绘画、手工,也可结合两种方法。

3.大胆表现,边画边想,随时调整。

★请注意倾听小伙伴的意见

六、教后反思

本课提供了丰富的图片资料,让儿童欣赏古代各民族岩画、壁画和现代巨幅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学习巨幅作品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组织画面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及其毅力,培养学生绘画兴趣,让学生享受绘画和活动的快乐。

本课教学以时空列车为载体,首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了古代岩画和壁画,通过欣赏,总结了古代岩画和壁画的特点及表现内容;紧接着时空列车带我们穿越到现代,学生通过赏析,感悟到现代巨大画面的不同表现形式;然后指导学生第一次尝试在整开画纸上作画,而且又是小组合作,他们玩得不亦乐乎!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较高,学生的愉悦感也很强,体会到“玩”的乐趣,但如下问题还需注意:

1. 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来确定绘画的主题和分工合作,这一部分在绘画之初需要稍加重视,同时,在今后的美术课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合作的意识的培养和合作方法的传授。

2. 欣赏内容较多,在两段猜猜看的视频的选择上可以略有删减,图片可有选择性地进行欣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