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案例学习心得(二)

(2023-04-16 20:22:05)

第二,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随着年纪的增长,其思维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已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每次学习新课前,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是有必要的。学生提前预习,可以对老师第二天要讲授的新知,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听课时能更加从容淡定,不会一下子因为新知识太多,而出现应接不暇或慌乱局促的局面;学生提前预习,可以提前主动思考,从而在预习新知的过程中,记录下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以便第二天能更加有效率地、有重点地听老师讲课;学生提前预习,可以进一步培养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将来的学习打下更为夯实的基础。

案例中,金凤区第三小学的教师团队,在校本研究和日常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231”高效教学模式。即他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既注重课前预习,也注重课堂教学;既强调学生的“学”与教师的“讲”,也重视课后学生的“练”;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学生的课前预习。因为课前预习能够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所学新知,提前进行思考,提高上课的听课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我们也不能轻视课后练习题的讲与练。因为只有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我们才能更准确地知道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某一知识,才能更好地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在运用中才能提高语言的学习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