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让孩子学会分享

(2015-05-02 21:44:12)
标签:

育儿

分享

分类: 育儿心得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大人经常要处理“抢”与“被抢”的纷争。等孩子大一些,2岁半到3岁这段,就发现孩子们有了很多变化:有的孩子变得愿意分享,有的学会偶尔分享,有的还是盯着自己的东西从不分享,有的既不分享还常常抢别人的东西。于是从小长大的一群孩子中就有了区别,通常前两种孩子比较受欢迎,朋友多,而后两种则自然的被远离,独自玩耍。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会分享,有很多童年的小伙伴。最近看到一些孩子不愿分享的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总结了几点个人的小建议,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1,分享从家人开始
       其实不会分享通常是家里只有一个孩子,一切都是他的,什么都是他优先,所以在他的脑海中还没有别人。都抱怨现在孩子们没有兄弟姐妹,没有分享的环境,其实我觉得家人就是一个很好的环境。因为分享代表着一种友好和关怀,有好东西想着家人,让他知道他只是家庭成员的一部分,其他成员也很重要,这样孩子们就不会变的这么的唯我独尊。
       通常不管家里有什么好东西吃,我都会让儿子给家人都分一些。比如姥姥把橙子切成小块放碗里给儿子吃,这时候,我就会让儿子拿勺子舀着给姥姥送一块,给爸爸送一块,给妈妈送一块,自己吃一块,然后这样会送两三轮。让孩子舀着送给大家,既锻炼了孩子的平衡能力,又可以培养分享的意识,何乐而不为呢?有时候姥姥害怕孩子送来送去的不够吃的,总是说“我不想吃,你吃吧”,这时候即使儿子回来了,我也要他再送回去,坚决送到姥姥嘴里,并告诉他:“姥姥不是不想吃,是怕你不够吃的,姥姥这么想着你,你有什么好吃的也要想着姥姥啊!”
       在一次次的锻炼中,儿子也渐渐明白有好东西不能自己独占,要分享。

2,在外多创造分享的机会
       儿子小的时候,常常会拿出去水果,饼干之类的,分给大家一起吃。当拿出去好吃的,我尽量让儿子去招呼他的伙伴们一起来吃,或者有可以分的也让儿子自己递给他的小伙伴们。尽可能地多创造这样的机会让他实践分享,享受分享带来的快乐。

3,分享后及时鼓励,不分享不会强制,等待孩子成长
       比如儿子拿出去一个新球,其他小朋友想玩。如果儿子同意一起玩,我会及时鼓励:“真棒,你把球分享给小朋友们一起玩。”(鼓励孩子光一个“真棒”不够,有些情况孩子可能都不知道你是在夸奖他棒在哪里,一定要说的具体,这样他就会很清楚父母的期望在哪里。)
       如果他不愿意分享,我劝说也不愿意,那只好对小朋友说,“这是他的东西,他现在不愿意分享”,我不会强求从他手里夺走送给别人。因为这样对孩子是一种伤害,他们需要成长,需要经过“不愿分享”,到“偶尔分享”,到“愿意分享”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大人需要的则是耐心等待和不失时机的引导。

4,告诉孩子们商量着来
       在孩子们玩的过程中,争抢少不了,可是一旦争抢就会马上形成对立,本来愿意分享的也不会分享了。所以告诉孩子,如果想要什么,一定要跟人家商量着来。
       同时也在一次次的商量中告诉孩子一些商量的小技巧,比如:“咱俩换着玩行吗?”,“我就骑一圈就给你行吗?”“你骑到路口那换我骑行吗?”等等,设定一些短小的,别人可以接受的条件来达成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大人也要帮助孩子们建立信任,比如说到路口交换就要到路口交换,有时候孩子还没玩够呢不想下来,那也要尽量强制下来,告诉孩子可以说好再交换。只有每次说话算数了,孩子们才会产生信任,下次才愿意分享。
       另外,不光是告诉自己孩子要跟别人商量,他的小伙伴们要来抢他的东西时,也要教给他们大家一起商量着来,帮助自己的孩子达成分享。我一直觉得帮助孩子们建立分享的氛围也很重要,如果只有你的孩子分享,其他的孩子不分享,不是吃不吃亏的问题,而是这种分享很难坚持下去,因为孩子们都很聪明。有时候一起玩的孩子们有了良好的氛围,他们甚至可以自己解决纷争了。

5,学会接受别人不愿意分享
      前一阵发生了一件事,我们小区有一个不愿分享的小朋友,儿子动他的什么东西都不行,一上午儿子觉得很郁闷,后来因为一次争抢终于爆发了,儿子大哭起来就是不放手。后来平息了以后我把他拉到旁边告诉他:“并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懂得分享,如果他不愿意分享,那我们就不能动他的东西。因为那是他的玩具,他有权决定让你玩还是不让你玩,就像你的小车,你也有权决定借给TT骑还是不借给他一样。也许以后他愿意分享了,到时候你再玩他的玩具。那现在你是想跟他商量商量还是直接还给他?”儿子选择直接还给他。
        我也希望他能学会接受别人不愿意分享。因为常常遇到我分享给他东西,可他不分享给我的情况,孩子也觉得这样很不公平,可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能够释然地接受是孩子一辈子要学习的。

6,及时与孩子探讨对与错
       平时带孩子玩回来的路上,我会经常跟儿子一起探讨他以及小伙伴们行为的对于错。比如“YY要骑GG的小车,GG不借给,你给他骑了,这样很棒!”,“今天你跟TT争小勺时还打了TT一下,这样很不好,你应该怎么做啊?”,“我们说好了骑到路口就停下,XX直接冲到马路对面了,这样做危险吗?如果是你,会怎么做?”等等。
        对他们好的行为多多地肯定和鼓励,对不好的行为及时地指出和纠正,也帮助他们学习处理一些问题的办法。我觉得这种探讨真的非常重要。因为事情发生过以后,通常我们觉得处理完了就OK了,可是反思更重要,有反思才有成长。所以跟孩子的探讨就相当于一种反思和总结。
       另外探讨还要注意“单独”和“及时”的原则。尽量单独跟他们聊,不要一堆人的嘈杂情况下聊,单独聊孩子更容易认真听。另外出现问题,尽量及时解决,不能等着事情过了一两天了再提,那时候孩子早已经忘了。


        最后想说,分享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两天习得的,要耐心等待孩子成长,也要主动引导他们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