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安办会讲话提纲
(2024-04-09 09:13:49)一、安全工作不好干的四大原因
1、领导虚假重视。主要负责人不重视安全或假装重视安全,认为安全工作是妨碍生产,降低效率的,比如动火5分钟,审批两小时,比如各种防护联锁装置降低效率等。从短期看也确实是降低了效率,但是从长期来看,安全是降低了损失、提升了效率的。
2.
3.
4.
二、搞好安全工作的三个关键
深入的理解、积极的心态和切实的行动构成了安全管理成功的三大支柱。它们相互依赖,共同打造了坚实的安全文化基础。通过持续教育、培养正面心态和鼓励正确行为,可以确保安全管理的长期成功。只有正视认知、重视态度、检视行为,才能全面把握这三个要素,确保安全工作的有效执行。
1、深入的理解是安全管理的根基。
正确的认知能够引导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如果认知出现偏差,那么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建立正确的安全认知至关重要。从安全的视角来看,正确的认知应该是基于管理的,认识到安全是通过管理而非仅靠运气或技术来实现的长期任务。它要求我们对安全的重要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对可能的风险有一个准确的评估。这种理解建立在持续学习和信息更新的基础上,强调安全不仅是规章制度的遵循,更是一种贯穿组织生活的文化。
2、积极的心态是推动安全管理的动力。
即使人们普遍认知到某些行为(如酒后驾驶)是错误的,但仍有人会因为心态及态度的问题而违反规则。因此,改变心态,树立敬畏心理,坚守道德底线和规则至关重要。这意味着要有遵守安全要求的决心,如制定计划、进行培训和检查。它影响个人对安全规定的接受度和遵守情况。一个正面的心态意味着对安全的尊重和承诺,而不是把它看作是一种负担。例如,正确的心态会让人意识到安全措施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而不仅仅是为了符合规定。
3、切实的行动是安全管理的成果。
没有实际行动,所有的理论和策略都将是空谈。行动是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的关键,它包括制定可行的方案、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检查,并提出具体的整改建议。只有通过实际行动,安全工作才能开花结果,才能深入人心。知识和心态的转变必须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这包括遵循安全程序、参与培训和演练,以及在日常工作中主动识别和上报潜在风险。例如,切实的行动意味着不只是在安全检查时遵守规定,而是时刻保持警觉。
三、“黄金三问”使得双控工作简单化
“黄金三问”,是针对事故预防和风险管控的,是在班组安全建设时搞的一个小活动,要求班组在日常进行明确和确认,确保做到人人掌握、个个熟悉。
第一问:你这个岗位存在什么风险,可能会发生什么安全事故?做事之前想风险(管过程),
第二问:你应该如何防范这种风险,如何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做事之中除隐患(看效果),
第三问:万一发生了意外,你应如何应对和处置,或如何逃生?事发之后会应急(防意外)。
可以概括为:知风险、懂防范、会应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