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
(2022-11-08 15:09:38)
周六上午做核酸,从早晨六点到上午十点,下楼三次,每次都是长长的队伍,问及原因,网络爆了,不能做。站队的人们总在抱怨,做核酸的太懒了,难道不能先登记监测,之后输入上网。特别是有了网时,能不能站起来,抓紧时间手机输入,千万不要坐在椅子上慢条斯理。
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已融入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给百姓带来方便实惠的同时,也暴露出问题和差距,一旦网络断开,很多人的工作和业务便不可是从。当年郑州的几天大雨,断电、断网、断交通,网络不复存在,整个城市处于瘫痪之中,大型超市不具备经营条件不能开门,难得开门的小门市找零成了问题,只好整数销售。后来科学家说,要想恢复正常,城市上空需要2000多架无人机搭载路由器才能实现。
这不由让我想起刚参加工作情景。当时别说手机、传呼机没有,即使固定电话也是少的可怜,单位只有科级以上的干部家中才有资格安装电话,下班后领导有急事让你找人,动用的只能是智力。谁在哪个街道住,周边邻居都有谁,谁家安了电话心中要清楚;谁和谁又有什么特殊关系,老乡、同学、战友、以前的工友,是否有共同的爱好,心中也得明白。找一个人往往问不了两家,就可顺利找到,对此,当时的领导很是吃惊,不知道运用了什么方法。现在可好,手机有了,随时随地都可呼叫,但是一旦关机或者没有把手机带在身上,用其他方式联系上的很少,对手机的过度依赖,缺少了其他方法的使用和思考。
现代的机器设备有了,是否必须有传统的备用是不是属于浪费。前些年,因为环保一刀切,河南的城管部门要求农民必须用镰收割70余亩小麦,很是证明镰刀的备用价值。当然,这是一个反面的例子。
小时候,位于整条街道中心的供销社是唯一买卖东西的门市。供销社有两间房子大小,生活生产用品不少,最让人记忆的是,鸡蛋换盐两不找钱的商品交换模式,解除了无市场商品交易的烦恼。近段时间,供销社恢复运行,开始对物资运输功效进行战略思考,正像是一个人不仅要有骨骼、动脉、静脉,更需要的是遍布全身的神经末梢的敏感,特别是对于边缘地区。说明传统的方式是解决现代生活方式缺陷的必要手段,必须坚持、完善、巩固和拓展。而这个网络已不再只是数字,而在于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