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气微雾净化抑尘车观摩会上的讲话
(2022-04-14 20:28:18)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西码现场观摩了空气微雾净化抑尘车改造效果,又在会议室召开介绍会,同时还有三个单位的代表进行发言,可以说,这是环保专业的一次创新,其目的在于在环保专业打造典型,选树榜样,用身边的典型充分调动职工环保工作积极性,推动环保工作向纵深开展、向高端迈步。
一、近几年的环保工作
近几年是我矿环保工作取得成绩的几年,也是我们奋斗的几年,通过大家的努力和奉献,环保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加强文化建设,一批环保宣传标语、牌板相继出台,提升了文化品味;我们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一批制度,环保管理日臻完善;我们加大工程建设和设备投资,环保可持续能力得到发挥。我们探索“八化”工程管理,从地面绿化、生产棚化、区域硬化、空气净化、空间亮化、管理细化、行为文化、生态美化八个方面形成体系。厂部东区锦上添花,花团锦绣;厂区西部实现了“由污向净、由乱向治、由黑向白”的根本变化。矿井水改向凸显了“百亩水塘凭鱼跃,千亩山林变绿洲,万亩荒山变良田,十里湿地显生机”的美丽画卷,创造了巨大的环保效益、社会效益,矿井水成为支持农业生产、振兴农村经济、打造生态环境的幸福水;矸石山绿化、亮化治理串起了溢泉、滨湖湿地两颗明珠,成为新地标。特别是营选区的扫码管理和今天的空气微雾抑尘车的研制成功,代表着环保工作者的智慧,实现了环保亮点由点线结合向整体提高迈进,由环境美向素质高提升转变,由外树形象向内强管理发展。这些成绩得益于“领导重视、督导有方、职工参与、持之以恒”的工作思路;得益于“以点带面、齐头并进、完善改进、巩固提高”的工作措施;得益于“面对问题、自我剖析、敢于担当、刀刃向内”的工作勇气。
尽管创建工作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但工作开展不平衡、成效层次低、职工参与少等情况也普遍存在,表现为工作停留在表面的较多,固守“点”的桎梏思维影响开展工作,没有连“线”,难以成“片”;结合单位环保遇到的突出问题,思路窄、方法少、措施缺;技术含量低,推广价值不高,凸显不了单位特色。这些问题既不能轻视,更不能避讳。
二、 空气微雾净化抑尘车改造成功的秘诀
洒水车改造成功,包含着智慧和汗水,同时也包含着可以复制的经验。
一是成功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早在去年,张红贤就曾经几次提到在西码增加自动洒水装置的设想,我很是支持和赞同,从那时起,他就开始琢磨如何利用煤罐加装潜水泵、喷头。今年,在得知运输区有一辆损坏的井下自动洒水降尘车后,立即着手改造事宜,通过努力探索取得了成功,充分证明了“预则立不预则废”正确性。
二是找准问题导向是成功的关键。西码生产区域噪音高、灰尘大、污水多,是环保工作的难点,也是重点,尽管在西码我们增加了雾炮、大棚、除尘器、分表计量用电等很多环保设施,开展了环境整治,但由于位置的特殊性,西码铁道运输线的环保管理始终不尽人意。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是摆在环保人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正是这种强烈的责任心和问题导向,才萌发了治理的思路。
三是奉献精神是成功的首要条件。如果干工作的前提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得失,是个人需要不需要付出,付出之后能不能得到回报、回报的大小是否与自己的期望值相一致、与付出相匹配,那么,你会望而却步。而张红贤却在看准问题以后,自掏腰包购置了水泵、电池及其配套设施,单从这一点,不论成功与否,成事大小,哪怕是失败,也应该得到表彰和奖励。
四是成功需要合作的态度。这次改造成功,充分体现了“方案+技术”“课题+攻关”“头脑+手掌”的合作精神,有思想的人和有技术的人结合在一起,就能把理想碰撞的火花点燃成功的梦想,燃烧工作的激情。
五是不让老实人吃亏是成功的原则。老实人是我们干事创业的骨干,是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照顾、支持、奖励干事的老实人就是在干夯基础、利长远的大事。
这次奖励,一是精神方面,将职工的名字铭刻在创新的设备上,就是最好表彰,就是对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最好阐释。二是在资金上奖励,让干活的人多挣钱,让付出的人多收获,让旁观的人眼馋,只有这样才能树正气,育新风。
通过空气微雾净化抑尘车的研发成功,我们在座的应该思考。为什么成功的不是运输区,为什么成功的不是科级以上管理人员,为什么不是在一个单位,为什么张红贤能够把制修科、机电区的部分职工组合起来而一呼百应,为什么能在最短的半个月内加班加点成功。五个问题需要扪心自问,只有思考清了,有了答案,下一步你就离成功不远。
通过空气微雾净化抑尘车的研发成功,我们应该学习什么。要学习善思考的习惯。带着问题思考、带着感情思考、带着任务思考是干好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把准了问题导向,才能明确工作目标。要学习勤钻研的精神。方案一次次优化,参数一次次改变,只能依靠钻研。一项事情只有钻研,才能发现规律,才能完善方案,才能优化措施,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要学习讲奉献的品质。只有甘于奉献,才能心甘情愿而又积极主动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发挥积极主动性,才会保持工作的激情和热情。要学习敢担当的风格。自我加压,敢于担当是干事创业的必备风格,如果遇事推脱,见困难绕道,永远不会创造辉煌和成绩。要学习勇创新的作风。敢于用创新的思维、手段、方法打破思想桎梏,行动的壁垒,才能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要学习能干事的追求。能干事、干成事是检验工作的标准,坐而论道一天,不如干成一件小事。取得的经验是靠:管理发力,目标聚力,创新活力、改革助力,工作尽力。
三、下一步环保工作的思路
中央环保第二轮巡视督导组正在河北督导检查,大家也都感受到压力空前。结束后,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将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对冀中能源进行剖析式检查,可以说压力和难关还在后头,并且成为越来越严的常态。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压力,一是执法标准严,执法人员在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二是处罚重,运用多种处罚方式处罚。三是我们的现状与现实要求相差大,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之前,我们或多或少存在重生产轻环保现象,存在环保设施、管理跟不上形势要求的现象,存在历史欠账多的现象。面对形势,需要继续坚持“补齐短板、树立标杆;群策群力,大众参与;一区一策,因地制宜;学习借鉴、消化吸收;持续发力,提高完善;部门独创,联合攻关;问题导向,靶向思维”的原则。下一步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并取得成绩。
一是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要对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生产实际,努力发现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只有找准问题,才会对症下药。现阶段,我们的矿井水深度治理,矸石山综合治理是我矿环保工作的重点。厂区内无组织排放、危废、固废管理是难点。一方面要重视而不能忽视,采取得力措施逐一解决;另一方面不能被困难吓到,不要单单认为有了难点就只会受牵连、挨处罚,辩证地看,解决好了可以总结经验,创造成绩。
二是要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问题是能力,解决问题是水平。一些人、一些单位对长期存在的问题熟视无睹,置若罔闻,缺乏解决问题的思想意识,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缺乏解决问题的韧劲耐心,一句话缺少的是责任心,致使问题长时间存在。领导说一说,部门动一动,浮皮潦草,蜻蜓点水。如何解决,必须要有好的作风,那就是现场调查,缺乏现场调查,一切问题无从解决。
三是发挥大家的智慧。问题职工最清楚,解决的方法最直接、最有效。问政于民,就会激发职工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很多时候,我们苦苦想要得到的结果、想要解决的问题,仅仅是隔了职工思想、智慧的一层窗户纸。在汲取职工智慧方面,我们欠缺的地方很多,这次微雾车的改造成功给我带来的最大启示,就是我们的职工有智慧、有力量,是我们的领导缺乏识人慧眼、用人勇气、聚人能力,甚至用职工不配合为自己推脱。
四是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毅力,不怕挫折和失败。有的人只能享受成绩带来的快乐,不能经受挫折带来的打击和思考。急功近利倾向严重,一件事情只要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就会半途而废,就浅尝辄止。而成功绝对不是起个早起、落个天黑就成的,需要的是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
五是要有好的制度来规范,最重要的是利用政策奖好罚劣。制度是处理业务、干好工作的基本遵循,好的制度是成功的一半。在制度方面,一方面需要坚持,需要一以贯之的坚持。另一方面,需要创新。相比坚持,创新更难也更可贵。对于不适宜的制度该完善的完善、废止的废止。
六是要牢筑工作的根和魂。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结合实际情况,我在逐步探讨每个单位环保工作的根和魂,只要树立了魂和根,工作才有了努力方向和目标。营选的灵魂应该是精准环保操作,营选美好未来。机电区生活污水处理站层层过滤浪淘沙,滴滴回用水金贵。井下超磁为磁力梦想,激浊扬清。瓦斯电厂降双碳目标保护环境,解温室效应变废为宝。材料科的砂石料棚为全密闭管控,全过程除尘。多经就是用好固废,造福社会。运输区铁道运输空气微雾净化,道路清洁抑尘,打造最美矸石运输线。矸石山是重点,那就是绿水抑尘灯光美,青山滴翠花满坡。矿井水综合治理的结果是达标复用少外排,企业社会双效益。这些思考可能不全面,不深刻,不能代表和反映一个单位的管理,但目的在于抛砖引玉,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和思考,进而丰富和完善,从而形成确切、形象、包含哲理、能够践行的理念。在环保工作固根方面,普遍存在欠缺,普遍存在因循守旧。先进的操作方法,科学的管理制度、优秀的工艺改革、经济的修旧利废、完善的考核手段、激励的奖惩措施,都是在做环保工作的培土固根。希望今后要在培根铸魂上创新,是我们的环保工作适应新世代企业发展新要求。
同志们,今天的现场观摩会,为我矿的环保工作拉开了一道新的序幕,成为今后环保工作的酵母,越发越大;成为工作的变压器,越变越高;成为工作的孵化器,越孵越多;成为工作的发令枪,在环保乃至各项工作方面出现百舸争游、争先恐后的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