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萌发过程
(2023-08-31 04:29:51)
种子的萌发过程的植物生长,实质是植物幼胚的生理机能从休眠状态转变到活跃状态的生命现象。为了达到这个转变,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包括充足的水分,氧气及适当的温度及阳光。
充足的水分使种胚膨胀,冲破坚硬的种壳,以便使外部水分,氧气和矿物质源源不断进来。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排出。不同种子需水量不同,含蛋白质多的种子需水量大,而含淀粉多的种子需水量较少。
种子吸水之后,呼吸作用就会增强,需要氧气含量就会加大,大多数种子在氧气含量10%以上才会萌发。其中含油质多的种子所需的氧气最多。如果氧气含量在5%以下,大多数种子不能萌发。土壤中水分太多或土壤板结,通气不良,影响氧气含量,影响种子萌发。
种子萌发,为由反应物到产物的生物化学过程,需要适当温度和酶,越过势垒以完成。种子萌发的能量来源,为种子中所含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种子中储藏的糖类主要以淀粉颗粒形式存在,当种子萌发时,由于淀粉酶的作用,淀粉颗粒水解,转变为糊精和麦芽糖。之后经麦芽糖酶进一步将其分解为葡萄糖。也有由磷酸化酶的作用,而使淀粉转化为单糖这一途径。一般在温度较高时,有利于淀粉酶的水解,而在摄氏10度以下时,有利于磷酸化酶的水解。水解后的产能和产物供种子发芽生长之用。
油脂植物萌发时,脂肪先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再进一步转化为糖类,才能被胚芽利用。脂肪转化为糖的过程基本上是氧化过程,在转化的各个阶段都是不断地吸收氧气,其水解作用借助于脂肪酶的参与完成。
种子中的蛋白质可分为储藏蛋白质和结构蛋白质两大类。植物生长时,储藏蛋白质逐渐分解为溶解状态的氨基酸,氨基酸再运转至胚部,构成新细胞的原生质。这样细胞中心储藏蛋白减少,结构蛋白增多。使发芽植物的营养价值有别于萌发以前的植物。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一般没有光合作用参与。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