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育的姿态》心得体会
(2022-05-16 11:06:46)阅读《教育的姿态》心得体会
-----用心耕耘,以期收获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会教书了。刚开始参加工作激情高涨,满怀信心,充满了初为人师的憧憬。在一年年一天天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的教育激情被无情的磨灭了。一节课下来总觉得有知识点没有交给学生,留下了一个个遗憾,只能抽出时间进行补充。面对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中存在的各式各样问题,让我措手不及,使我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困惑。我开始思考我要交给这些天真活泼的学生们什么?做一个怎样的人?顶天立地、堂堂正正的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怎样引导学生哪?学生书写不规范怎么办?拼音不会拼怎么办?习作无从下手怎么办?学生利用吃营养餐时间打乒乓球怎么办?……我解决一个问题学生又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我觉得自己力不从心应接不暇。
当我焦头烂额及时,程家颖老师介绍我参加汪丽老师主持的“研修共同体”。我有幸加入,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初次通电话,我汪老师态度和蔼,语气亲切缓解了我对名师的恐惧。初次见面汪老师亲手送的书《静悄悄的革命》让我接触到了不一样的教育。汪老师给书上写的“读书让你更美了”仿佛是一颗明星,为我指引方向-----读书。在书中寻找解决困惑的方法,用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更加强大,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我在教育教学中体会到要去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学习存在的问题,正确引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专家也说过“爱学生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读了汪老师推荐的《教育的姿态》给我影响深刻的是“仁爱之心”。在书中的第60页,于漪老师还讲到:“陶先生讲爱满天下,这不是亲子之爱,这是大爱,大爱就是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仁者爱人”,要做一个名师就要做到心中有别人。”
于漪老师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用自己的真实行动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她这样写到:我教了一辈子的课,我深知教师每一节课的质量,会影响孩子生命的质量,你只是操练还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三个维度,既教知识能力,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给他们以熏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不能耽误他们的青春,这是为师者的一种责任,为师者的一种良心。
记得一次外出培训回来,我给孩子卖了一些南瓜酥,看着她吃的津津有味我很高兴。突然想起我的教育帮扶对象李成成,她没有父母有奶奶一个人拉扯大,肯定没有吃过南瓜酥。于是我分了一些送给李成成,让他尝尝。女儿回来发现南瓜酥少了生气地问;“妈妈,你偷吃了吧?”我解释说:“送给李成成了,他很喜欢吃。”女儿说:“谁然我没吃够,您给他了也可以,以后您多带一些。”第二天,李成成的奶奶给我带来了一些青菜,说是地里长得不花钱买,感谢我给孩子吃的。孩子将南瓜酥带回家,一定要她尝尝。“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南瓜酥虽小但是我看到的是一份份的爱。
读了《教育的姿态》这本书,我为于漪老师的这种“仁爱之心”而感动,我感觉做人就要有大爱之心,学会爱别人,作为教师,就要学会爱学生,我们要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千辛万苦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这是我的收获之一。
教书重要,更要育人。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相信这一提法每个教师都会熟知。据于漪老师介绍这一观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提出来了,然而,几十年过去了,“重”书“轻”人,见“书”不见“人”的现象依然比比皆是。课文承载着知识,同时也承载着育人的功能。然而,可能是由于知识是外在的、可测的、可评的,而人的成长是渐进的、不可马上测的,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知识的传授上,更多地关注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由此引发地是,教师更多地注重知识地传授与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于漪老师强调:如果把“育”理解为只是开发智力,或者理解为只是提高解题能力,这就犯了以局部代替整体的毛病;以这样的观点指导教学实践,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知识今天学不会,随着家长的增强会慢慢学会;而良好的品德今天不养成,随着年龄的增强只会越来越“生杂草”。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生字、词、句、篇,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思想情操熏陶、感染学生,在他们心中播撒做人的良种。”
记得一次课间活动时,潘子轩满脸通红的跑过来,气冲冲的说:“老师,王星卜脱我的裤子。”他一边说,一边流泪。我急忙安慰他,让他先坐下来休息,叫来王星卜询问事情的经过。王星卜解释说他们只是一起玩,不是打架。我问他:“你为什要穿衣服?”他回答:“要保护隐私部位。”我接着问:“让你在班里脱裤子,你做吗?”他羞愧的红着脸,眼泪在眼眶打转。我见他认识到错误,引导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间要玩一些有意的活动,跳绳、打乒乓球都可以,不能在这样了。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去和潘子轩道歉吧。”
思想是行动的向导,“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起灵魂的作用。”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明确自己的使命与价值,真正地促进自身的发展,进而帮助更多的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读《教育的姿态》收获教育姿态是用心去温暖孩子,用爱去引导孩子。富有书香气自华,今后工作中我不但要用心读书,还要和学生一起读书,引导学生从课本中的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书籍开始阅读,逐步拓展到其他有益的书籍。让学生在书中畅游,汲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