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组第一次集体备课

分类: 数学教研组 |
温州市中通国际学校初中部
集 体 备 课
学
年
主
授 课 人:
备课组长:
参加教师:
时
课题 |
认识有理数单元教学 |
时间 |
2024-9 |
地点 |
|
主讲人 |
|
参加 人员 |
|
||
教学目标 |
1.通过一段材料来认识数字具有的属性与作用。 2.通过生活中真实情境,理解相反意义的量的概念,进而引出正负数的概念以及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通过合作学习对有理数进行分类,理解并掌握分类的思维导图。
|
||
重点难点分析 |
重点:相反意义的量及正负数的概念;有理数的分类。 难点:有理数的分类。 |
||
学法 |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
||
教具使用 |
|
||
教
学
过
程
|
观看下面这段文字与图片(图1)—— 我国的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前后修造了2000余年.明长城从山海关到嘉峪关,实际长度为5130千米(合一万零二百六十里),故被称为万里长城.
(图1) 问题1:在这段文字与中你看到了哪些数?这些数都属于哪一类数?说说这些自然数各起着哪一方面的作用吗? 小结:自然数的作用——计数和测量;标号或排序. 练习:书本P6,作业题T1 [设计意图]在问题1和小结中,对于“排序或标号”不作细分,比如公交路线是标号还是排序就比较难区分也没有必要区分.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会遇到以下情境—— (1)某城市在一天内的最低气温为零下5,最高气温为零上15. (2)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4米. (3)小陈五月份收入6000元,支出800元. 问题1:请你指出实例中具有相反意义的词语. 问题2:你还能再举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词语吗? 分析:收入与支出,盈利与亏损,东与西,增加与减少…… [设计意图]在这里需要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大量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特别注意“意义相反”,如有些学生会将“亏损”与“收入”或者“东”与“南”误认为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问题3:你能表示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小学学习的分数、自然数还够用吗? 小结: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用大于零的数表示,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如零上15可记作+15或15,读作15. 把另一种与之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用大于零的数前面放上“-”来表示,这样的数就叫做负数. 如零下5,记作-5,读作负5. 问题4:零是正数还是负数? [设计意图]通过相反意义的量的赶紧,通过零上和零下两个概念,引出正负数的概念以及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合作学习:请你制定分类标准,说一说下列数可以分成哪几类?
预设:学生会根据正负将上面数据分为三类,再将上述数据一一放入类别。 问题5:将这些数分为正数、负数和0之后,还能将这些数根据别的分类依据进行分类嘛? [设计意图]先对具体的一组数进行分类,在这里可以让学生尽情讲有不同的分类标准,然后引出有理数的分类思维导图。
三、巩固小练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横线内:
正整数:
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正有理数:
负有理数: [设计意图]在分析例题和练习时除了引导学生正确分类之外,还要关注方法优化(是先确定类别一个个找数字,还是直接针对数字确定所属类别).在例题中提出追问是为后面的无理数作铺垫.
四、课堂小结及拓展
(二)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