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年级数学组第一次集体备课

(2024-09-18 15:48:37)
分类: 数学教研组

温州市中通国际学校初中部

 

   科:    数学                     

 

   级:   七年级                    

 

   题:  《认识有理数单元教学》     

 

人:                       

                     

备课组长:   王乐                     

 

参加教师:  陈强  高敏杰         

 

                  陈士良  王乐       

 

   间:   2024-9                 

 

 

 

课题

认识有理数单元教学

时间

2024-9

地点

 

主讲人

 

参加

人员

 

教学目标

1.通过一段材料来认识数字具有的属性与作用。

2.通过生活中真实情境,理解相反意义的量的概念,进而引出正负数的概念以及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通过合作学习对有理数进行分类,理解并掌握分类的思维导图。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相反意义的量及正负数的概念;有理数的分类。

难点:有理数的分类。

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使用

 

 

 

 

 

 

 

 

 

观看下面这段文字与图片(图1——

我国的长城始建于公元7世纪,前后修造了2000余年.明长城从山海关到嘉峪关,实际长度为5130千米(合一万零二百六十里),故被称为万里长城.

七年级数学组第一次集体备课 

(图1

问题1在这段文字与中你看到了哪些数?这些数都属于哪一类数?说说这些自然数各起着哪一方面的作用吗?

小结:自然数的作用——计数和测量;标号或排序.

练习:书本P6,作业题T1 .

[设计意图]在问题1和小结中,对于“排序或标号”不作细分,比如公交路线是标号还是排序就比较难区分也没有必要区分.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会遇到以下情境——

1)某城市在一天内的最低气温为零下5,最高气温为零上15.

2)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4.

3)小陈五月份收入6000元,支出800.

问题1请你指出实例中具有相反意义的词语.

问题2你还能再举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词语吗?

分析:收入与支出,盈利与亏损,东与西,增加与减少……

[设计意图]在这里需要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大量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特别注意“意义相反”,如有些学生会将“亏损”与“收入”或者“东”与“南”误认为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问题3你能表示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小学学习的分数、自然数还够用吗?

小结: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用大于零的数表示,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如零上15可记作+1515,读作15. 把另一种与之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用大于零的数前面放上“-”来表示,这样的数就叫做负数. 如零下5,记作-5,读作负5.

问题4:零是正数还是负数?

[设计意图]通过相反意义的量的赶紧,通过零上和零下两个概念,引出正负数的概念以及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合作学习:请你制定分类标准,说一说下列数可以分成哪几类?

七年级数学组第一次集体备课2.5  七年级数学组第一次集体备课3.2   75  七年级数学组第一次集体备课100   七年级数学组第一次集体备课3   七年级数学组第一次集体备课5    0   七年级数学组第一次集体备课25%    七年级数学组第一次集体备课12%

预设:学生会根据正负将上面数据分为三类,再将上述数据一一放入类别。

问题5将这些数分为正数、负数和0之后,还能将这些数根据别的分类依据进行分类嘛?

[设计意图]先对具体的一组数进行分类,在这里可以让学生尽情讲有不同的分类标准,然后引出有理数的分类思维导图。

七年级数学组第一次集体备课 

三、巩固小练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横线内:

七年级数学组第一次集体备课 

正整数:                                     

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正有理数:                                     

负有理数:                                     

[设计意图]在分析例题和练习时除了引导学生正确分类之外,还要关注方法优化(是先确定类别一个个找数字,还是直接针对数字确定所属类别).在例题中提出追问是为后面的无理数作铺垫.

 

四、课堂小结及拓展

七年级数学组第一次集体备课 

 

(二)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七年级数学组第一次集体备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