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年级科学组集体备课

(2024-09-13 11:33:13)
分类: 科学教研组

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科学的测量》               科学学科组

 

0901 

执教人

张璋

集体研讨

二次备课

 

辅备人

七年级   备课组老师:舒迎,张璋,柯云峰,仇钊,王俊策

 

 

《科学的测量》

 

 

 

学习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测量的意义,了解长度的单位及测量工具;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记录长度测量的结果,学会选择不同的测量仪器或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2.科学思维:形成估算的能力和正确的实验习惯;

3.探究实践:通过操作练习,初步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培养估测能力和正确细致实验习惯。提升动手能力。

3.态度责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态度,激发学习科学兴趣。

 

1. 刻度的概念要明确

2. 学生实验时需要仔细观察学生的习惯问题

 

 

教学重点

1. 能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质量、体积、温度等常见特征,并使用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

2. 特殊测量方法的拓展

 

 

 

 

教学难点

1. 读数时估读的习惯难培养

2. 特殊测量方法应用

 

 

 

学习策略

通过使用手边的测量工具开展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PPT展示,准备二十四份测量工具--刻度尺

 

 

 

教学过程

https://p1.ssl.qhimg.com/dr/270_500_/t019fa8c5988c49245d.jpg?size=683x1024课题引入: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享有“大树王国” 之美誉,需要3人以上合抱的大树就有400棵,其中最大的一棵需要8人才能将其合围。 这棵“大树王”的直径到底是多少呢? 如何准确地测量它的周长?要准确而严密地解释一些科学现象, 往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描述。因此,我们必须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引出--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一、测量

1、测量:

   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注:这里的公认的标准是指单位。)

我们要知道某同学立定跳远的成绩,就需要对他所跳过的距离进行测量。要测量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规定长度的标准——长度单位。

    七年级科学组集体备课

2、国际单位制: 国际计量大会采纳和推荐的统一的测量标准。

科学阅读:国际单位制  1.长度的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2)常用单位: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kmmmm→μmnm 每一级都是千进位。

m →dm →cm→mm        每一级都是十进位。

思考讨论:

测量图中各物体的长度时,应该分别用什么长度单位?

  七年级科学组集体备课

2.我们常使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你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刻度尺有哪些?

常用的刻度尺:直尺、三角尺、卷尺。(实物展示)  

还有精密的长度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实物展示)

探索活动:测量科学教科书的长和度。

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同学间交流。

3.正确使用刻度尺。

会认: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七年级科学组集体备课

会选: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测量科学教科书的长和度。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精确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会放: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贴待测物;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应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若零刻度线磨损,则可从某一整数刻度开始测量。

会读: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面垂直。

会记:测量值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生活中,也常用一些粗略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人的身体上有哪些尺?

一拃、一步、一庹、一指、一掌,……

用刻度尺测出身体上的的长度,记录,课后与同学交流。

5.特殊的测量方法

思考与讨论

1.你能用普通的刻度尺测量科学教科书中一张纸的厚度吗?

累计法。

2.你能用自行车当里程表测量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吗?试说出具体方法。

滚轮法。

6.特殊的测量工具

在一些特殊的测量场合,人们还会用到一些其他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

图片展示。这些测量仪器都是利用波从发送到接收之间的时间长短来测量测距仪与被测对象之间距离的。

 

引入新课这一环节是必要并且十分重要的,因为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小学对于长度及其单位的学习已经过去了很久,可能很多都有些遗忘,并且小学阶段对于长度利用刻度尺的测量对于具体的规范操作要求并没有这么大,而初中阶段对于使用刻度尺的规范要中重点强调并且增加了估计值。因此新课的导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重新认识速度概念,也可以帮助他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一块内容尤为重要

在引入新课这一阶段,

教师首先应该根据在一处内容中的情境得出速度的定义式。直接开门见山,在得到学生的回答后,利用讲授法直接给予学生一定程度上的知识与内容。但由于学生小学学习过的内容与初中长度部分内容不径相同。因此在这个环节教师必须重点设计这一部分的内容,当然包括长度的概念,以及对于长度单位的换算以及科学计数法的求解,这也是本课时的重难点之一。

  在最后一块总结环节中,可以让学生再次回顾当前课堂所学知识,帮助巩固现有的知识与技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创新提高,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在教育学中存在巩固性原则这一条,其告诉我们要不断增强知识的重现,帮助学生完成知识逻辑的不断构建,因此总结部分内容是十分有必要的。

 

 

 

【教师通过日常生活例子引入新课】

活动一:

教师通过日常生活中需要测量并且利用什么工具引出测量的概念。

(此时学生通常会利用感官对长度判断,但是通过上一节科学观察的学习,人的感官是存在视觉偏差是不准确的)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所以,测量需要一个标准。

【教师通过日常生活例子引入新课】

活动二:教师在介绍完测量的定义后可以通过对于一物体的描述来过渡到长度的定义这部分内容。

七年级科学组集体备课例如:这条鱼很大,科学上对它如何描述呢?

活动二结论:

对于距离较长的长度我们使用米(m),对于距离较短的长度我们使用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对于微观世界的长度我们一般采用微米和纳米两种单位。

活动二延伸1:

1.不同的单位应用于不同的场合,对于 同一场合要要使用不同单位时就需要进行单位换算。

(例如长跑1km换算成1000米)

640a3c5315258d13c5fbde80fc0911a

2.教师说明mdmcmmm 每一级都是十进位,kmmmm→μmnm每一级都是千进位。再给学习题进行相应的联系(于附录一)

活动二延伸2:

若对于位数很高的数值我们记录是不是非常的麻烦,那对于这样的数值我们可以利用科学计数法来进行解决

 

作业设计

《作业本》

 

【教师通过习题激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采用另一种方式解决单位换算、仪器本身不准确、环境温度变化等。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并不是错误。

  减小误差同样有三种方法选择精密仪器,提高估读能力,改变方法。

板书设计

七年级科学组集体备课

 

活动六:

 活动六:

  不同情境下的特定测量方式。

七年级科学组集体备课

一张纸的厚度,金属丝的直径

 

利用自行车轮求一段路程的长度

自行车08

测量曲线长度

七年级科学组集体备课

硬币的直径

200805222219064090790922-0

活动六结论:

对于特殊情境下的长度测量我们使用不同的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