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于小结,精准教研”语文组第五次教研活动

(2023-12-25 09:23:49)
分类: 语文教研组

温州中通国际学校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第五次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语文 

项目名称

第五次语文组教研活动

项目负责人

 

郑笑蓉

活动时间

1222

活动地点

 

二楼会议室 

活动主题

“基于小结,精准教研”语文组质量分析教研会议

主讲人

教研组长

备课组长 

参加对象签到

全体语文老师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活动流程安排:

活动时间

1222

活动地点

二楼会议室

活动人员

教科室、语文组成员

活动主持

顾露露

各组老师发言主题

命卷老师

命卷思路、阅卷感受

任课老师

学生感受、学情交流、下次命题建议

 

 

命卷老师

任课老师

七年级

许悠然

陈婧怡

八年级

钟胡琦琦

李海燕

九年级

邵灿萍

诸葛苏晓

 

七年级出卷老师(许悠然):

本次试卷考试范围为八年级的文言文单元和说明文单元,名著《昆虫记》。试卷考查基于课内知识要求,考查课内基础,说明文写作、《昆虫记》以及陶渊明的主题阅读。

试卷积累与运用部分,简单易答,学生问题主要是书写上的问题,比如珮、子衿等等。。

名著阅读部分,考虑题量问题,把说明文阅读的基础的基础题型和《昆虫记》融合。题目难度不大,比如说明方法的判断、作引用的分析、法布尔的科学精神等,题目难度不大,但学生得分率没有达到预期,如打比方这道分析,全段约有100个学生没有准确写出打比分这个说明方法,再如科学精神学生只写了些擦边答案如热爱自然之类。

     陶渊明的主题阅读,现代文和古诗文的融合,出题目的是想考查学生对陶渊明这位文人的理解程度,但学生的答案出现了两极分化。学生对陶渊明这个人物的理解层次较浅,只是停留于古今隐逸之宗这个层面上,人物是扁平的。阅读的最后道题一半以上的同学都仅分析了他道家的一面,儒家的完全没有提及,没有辩证的思考,这里得分率的差异比较大。另外一些常见的课外字词和文言常识也没有掌握好,比如”“”“祭酒这个官职等等

作文部分,考查材料作文,材料理解难度不高,话题常见,但是部分薄弱同学对诗意一词似乎无法理解,后面考场离题偏题人数较多。但大部分同学还是能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发现、品味生活中的美好。

 

七年级任课老师(陈婧怡):

这次试卷基础分值的失分基本在“宛”和成语选择,敬辞、谦辞这两个选择题上,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读读写写之外的字词的积累。

名著阅读得分率尚可,有部分同学对于书本标题没有掌握好,“对鲁迅先生的积极意义”失分较多。朝花夕拾的得分率较低,我们在复习时也要注意教过时间较久的知识点的复习。

课外的文言失分较多,第四个注释、句子翻译以及寓言的寓意,同学们还不能够很好的结合文本分析寓言故事,不能做到言之有物。我们还是应该要加强文言文的课外练习。

现代文阅读,文章梳理题失分比预想的多一些。学生在文章中总结景物特点的能力还是需要继续提高。句子赏析和朗读设计题,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答题的要点,但是会在文章分析上出现差错,个别同学作者情感或者景物特点漏答。以后我们要教育学生现代文阅读中关于如何分析文章主旨。

最后的两道对比阅读的题目,是文章没看懂的,是学生还不能很好的找出两篇文章中对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不能够选择合适的文本进行分析。提高部分的题型我们也可以多关注一下。

作文学生这次离题或者偏题的有点多,以后的作文课上需要关注学生的审题能力。

 

八年级出卷老师(钟胡琦琦):

本次七年级学业小结范围为七上全册以及名著《朝花夕拾》和《西游记》。基于七年级学生的学情,本卷难度适中,考查的基础知识占比较大。另外选取教材中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活动,融合生活体验,设置真实生活场景。

活动一:朗读驿站

在任务情境中,又设置系列情境小问题,具体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如基础知识的情景题。主题大情境衔接统编教材人文主题,契合语文核心素养;专题任务情境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情境小问题考查学生运用语文要素解决学习、生活问题的能力。

活动二:阅读天地

在这一活动中,主要对两本名著及寓言进行考查。名著部分亮点在于第7题的第(2)小题,从文学作品中色调一角度设置题目。其余题目难度不大。寓言部分勾连课内,考查学生对于寓言的寓意理解。

活动三:文声兼美站

在这一部分从七年级需掌握的基础题型,如情节概括题、赏析题、朗读设计题出发,串联古诗阅读,题目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和迁移运用能力。这一活动涉及内容较多,因此本张试卷阅读量较大。

活动四:写作——漫画共读

写作模块稍有难度,因此设置了写作提示,给予了学生更多思路。话题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使得学生有话可写。

八年级任课老师(李海燕):

本次参加八年级段参加考试的学生259人,最高分89分,最低分27分,段平均分71.83

从试题来看,紧扣范围,重难点突出,题型比较灵活。

从基础知识的考查来看,根据拼音写汉字,古诗文名句默写,文言字词解释均出自课内,且题型比较常规,各班在考前也多次进行过训练检测,但依然有学生失分较严重,如”“等,说明有些学生复习的态度很不端正。

因为本次考查的是说明文阅读,名著是《昆虫记》,命题者老师能巧妙地将名著与说明文的常识结合起来考查,综合性较强。如第5题,开头引用寓言故事的作用,第六题说明方法的判断及作用,第7题对《昆虫记》的主题的探究题型比较灵活,采用情境对话形式,可能有的学生没有读懂题目。 

诗文联读从字到句到篇,是对陶渊明的一个专题探究,对加点字的解释失分较多。

失分最多拉开差距的应该是8分题,大部分同学的判断比较片面,仅从一个方面,儒或者道的角度去分析,导致丢了4-5分,其实这道题是一个并列结构,并不存在思维的递进与深入,说明我们学生这方面能力较弱,平时不太爱深入思考问题,以后课堂上还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写作分小作文说明文片段和大作文两个板块。小作文失分主要在没有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字数不够。大作文写作学生之所以叫难,是因为对诗意的理解比较模糊,导致选材思考的时间较长,还有少数没有写完。其实这道材料作文题在对话中已经提示了选材的路径,学生在审题中没有很好把握。

总之,在后面的教学中,我们要立足课堂,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设计的学习,让课堂更高效。

 

九年级出卷老师(邵灿萍):

1)审题不清,概括梳理能力欠缺,无法理解问题指向

2)题目要求写关联点,学生不理解,没看懂两句摘录为何组合在一起?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最主要是学生忘记如何解读小说有关策略问题。其实矛盾冲突是构成小说张力的重要手段,很多同学没有分析,没想到这些知识点

3)答题思路逻辑思维不够强

4)学生在答题时易有固定思维,先入为主的认为迁职的诗人就是被贬,而随从较多的知州就代表黑暗的朝廷势力,这是典型的不看题目提示,按照自己的惯性思维进行作答的习惯,需要提醒学生重视这点

5)学生对课内文言注释掌握较好,课外文言掌握情况较差,导致这题得全分的同学寥寥无几。还需多拓展、练习,形成根据上下文推断文言含义的能力

6)学生审题能力还需加强。部分学生认为是崔群、裴度在劝谏皇帝,这明显与题目问题和文章内涵不符;题干黑体加粗了提示角度,但还是有部分同学答题单薄,这选择一个角度反复叙述,而没有结合多角度答题

7)这次作文有很多学生偏题离题,主要仍旧是审题不清的问题。题目提示句写道:邂逅角落的美好,阴暗的角落也会散发光彩。学生只读了前半句便着手写作,实则这次作文的重心应该放在后半句。审题不清,匆匆落笔,致使痛失大量分数。

九年级任课老师(诸葛苏晓):

复习建议:

1.提升小说的阅读能力。读懂是做好阅读的基础,以课本为纲,梳理各类小说的特点,提高小说的阅读能力。

2.强化知识点意识。依据题干的设问,运用知识点的有针对性的表达和运用。

3.强化概括分析能力。区别清楚叙述和概括,通过文本语言叙述,走入文本内部,综合概括相关内容,避免浅表化。

4.坚持以学生为 中心,教学设计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删繁就简,注重可操作性。

5.注重语言逻辑思维提升,训练学生迁移活用知识的能力。

6.狠抓双基落实,固本溯源,根深方可叶茂。

7.准备专题课,训练学生短时间内阅读作文题干也能迅速把握作文主题的能力。

 

 “基于小结,精准教研”语文组第五次教研活动

 

 

活动反思

与建议

活动内容紧紧围绕“教学评一致”展开,从试卷命题到阅卷感受再回归到课堂教学,真正有效提高教学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过程确定

每位语文组老师都充满热情,敢于表达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各备课组氛围良好,团结协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