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年级语文组2023学年度第一次集体备课

(2023-08-25 15:01:42)
标签:

教育

分类: 语文教研组

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八上第三单元整合设计《寻“友”记——山水觅知音》       

学科组  八年级语文

 

821

执教人

顾露露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辅备人

八年级   备课组老师:阚兴韵、李海燕、钟胡琦琦

 

《一场流连山水之旅》

 

《寻“友”记——山水觅知音》

学习目标

1.提高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阅读古诗文的能力,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

2.反复诵读,背诵精彩段落、篇目,积累文言好词佳句;

3.借助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观察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各种感官感受学习写景的方法。

4.从本单元歌咏山水的古中获得美的享受,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突出重点:

1、观察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

2、山水诗文的鉴赏策略

山水诗文的鉴赏策略

教学重点

借助联想和想象,多方面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各种感官感受学习写景的方法。

山水诗文的鉴赏策略

山水诗文的鉴赏策略

教学难点

结合补充材料,体会文本中蕴含的伟大情怀。

山水诗文的鉴赏策略

山水诗文的鉴赏策略

学习策略

诵读法、讨论法

诵读法、讨论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导学单、课件

导学单、课件

导学单、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观察“山”“水”的甲骨文和小篆,观察字形,说说山水的特点。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水与文化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深入其间,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情思。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来一场流连山水之旅吧。

 

任务一:

       假如你是“三峡——句曲山——承天寺——富春江”这一旅游线路的一名游客,你会特别想在哪一美景停留呢?请你完成美景寻访单。

推荐景点

景物元素

7b0a202020202274657874626f78223a20227b5c2263617465676f72795f69645c223a31303435362c5c2269645c223a32303334323130397d220a7d0a景物特点

 

 

 

 

明确:

推荐景点

篇目

景物元素

文章词句

景物特点

 

 

 

三峡

 

 

 

《三峡》

 

 

重峦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高峻挺拔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连绵不绝

绝巘多生怪柏……清荣峻茂

山险

 

素清绿潭,回清倒影

水清、水深、灵动多变

沿溯阻绝……不以疾也

水势迅猛

句曲山

《答谢中书书》

高峰入云

高峻挺拔

清流见底

水清

晓雾、夕阳

晓雾将歇;夕日欲颓

生机勃勃

猿鸟、沉鳞

猿鸟乱鸣;沉鳞竞跃

承天寺

《记承天寺夜游》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皎洁、澄澈、空灵

富春江

《与朱元思书》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高峻挺拔

千百成峰

连绵不绝

水皆缥碧……直视无碍

水清、水深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水势迅猛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灵动多变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选出你认为最美的词句,展开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汇成导游词,100字以内。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最美。放眼望去,青山碧水,斑斓石壁,青林翠竹,都笼罩在将歇未歇,氤氲浮动的薄雾中。忽然隐约听见唧唧喳喳,猿鸟乱鸣,恍若天籁。这真是,看晓雾,将歇未歇,猿啼鸟鸣,鸟语花香俱悦耳啊!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最美。我仿佛看见夕阳快落山了,水底的鱼儿争着跃出水面,它们也在欣赏那灿烂辉煌的落日呢,真是一幅鱼跃水动,波光粼粼皆溢目之黄昏跃动的美景啊!

 

任务二:体会四篇美文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感情,完成以下表格。

篇目

情感

《三峡》

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

《答谢中书书》

沉醉山水,想要与古今共赏美景的愉悦得意

《记承天寺夜游》

被贬谪的愤懑;欣赏月色的喜悦;自嘲自解自得

《与朱元思书》

摒弃名利,向往自然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参加班级朗诵会PK,评选出优胜小组和个人若干名

明确:

篇目

节奏声韵

音色语气语速语调

《三峡》

四字、五言、六言七言断句

首段雄浑有力,第二段语速急切,第三段喜悦轻松,第四段哀婉惆怅。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自/康乐/以来;实是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其奇者

节奏:句式整齐,节奏感强。

语气:读出舒缓(长句抒情、议论)

《记承天寺夜游》

四字、五言、六言七言断句

根据苏轼游踪读出变化:(至“月色入户”处)语速较缓,“解衣欲睡”至“张怀民”,语调升高,重音读出游踪“起行”“念”“遂至”。音调升高,重音读出“怀民亦未寝”“相与”,表达惊喜之感;景色描写处,语速缓慢,语调柔和;两个反问,读出质疑、不解、愤懑,最后一句自嘲自解自得,重音“闲人”。

《与朱元思书》

四字、五言、六言七言断句

首段沉稳有力,第二段语速由缓到急,第三段语调高昂,惊叹惊奇继而语调渐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