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寻“友”记——山水觅知音》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语文教研组 |
寻“友”记——山水觅知音
——景物与情志:中国文学的重要符号
【任务一】赏读“山水”魅力
“山水”究竟有何魅力,引得无数文人争相来做它的知音呢?我们先来感受一下这位文学界共同“知音”的魅力吧。
个人活动:请从整理单描绘“山水”的句子中选出你认为最美的一句,尽情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他眼中的“山水”。
示例:我认为白居易笔下“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最美。
他眼中的早春钱塘湖一片开阔景象,“平”“低”两个形容词写出了春水新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的明媚春光。
小组活动:完善整理单中的表格,总结“山水诗文的鉴赏策略”。
要求:1.一位同学结合具体内容阐述小组讨论的结果;一位同学用关键词或短语记录小组的讨论发现。
(预设:观察点——移步换景、定点观察;
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色彩——冷色调、暖色调、单色、多色;
形态——动态、静态、动静结合;
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
师:在众多文人眼中,山水各美其美,于是他们打开心扉,将自己的心里话一股脑都说给“山水”听。
【任务二】研读众友情志
志趣相投方为知音,古今文人对“山水”说了无数的悄悄话,“山水”怕自己记不住,还特意整理了一份《文人“悄悄话”语录》。而且它很想知道,为什么大家都选择对它说呢?
个人活动:以关键词或短语的形式,完成《文人“悄悄话”语录》。
诗人怎么将
“悄悄话”说给山水听的呢?
师:“山水”千姿百态,文人们总能在它身上找到共鸣,或将自己沉浸其中,或借山水之形,尽情诉说自己的“悄悄话”。
【任务三】假如山水有“回音”
要求:
1.小组讨论4分钟,联系具体诗句,发挥想象力,写句话,并记录小组发言。
2.一位同学准备汇报。其余同学认真聆听,并准备补充、质疑。
作者 |
诗句摘录 |
它会说 |
崔颢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
王维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
李白 |
山随平野尽,将入大荒流。 |
|
小组发现:长江、落日已经成为文人们共同的文化象征;不同人对一样的山水所思所想不同,会给它赋予不同的情感,在不一样人那里会有不一样的情感。只有那一刻的作者会被那一刻的山水用某一种方式打动,山水是文人心中唯一的山水。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是刻在中国文人骨子里的冲动。 |
【任务四】整理复盘
回顾整个“寻友”过程,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制定一份“山水诗文阅读指南”。
(1) 本次寻友过程着重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2) 需要运用哪些阅读诗文的方法策略?
(3) 具体呈现你的探究过程。
【作业设计】
中考将近,你最近心情状态如何?是不是也有许多心里话想说?请寻找一处山水作为你的倾诉对象,对它说说你的“悄悄话”。(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