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第一次集体备课

分类: 数学教研组 |
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3.5.1圆周角
时 |
9月11日 |
执教人 |
|
集体研讨 |
二次备课 |
辅备人 |
年级 |
||||
课 |
3.5.1圆周角 |
|
|
||
学习目标 |
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 2.掌握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应该强调圆周角定理及推论的简单应用 |
3.会运用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
||
教学重点 |
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 |
|
|
||
教学难点 |
圆周角定理的证明 |
|
|
||
学习策略 |
启发式教学 |
以学生为主体 |
小组合作交流 |
||
教学准备 |
三角板,圆规,多媒体 |
|
|
||
教学过程 |
一、新课导入
三个张角∠ABC,∠ADC,∠AEC又是 二、新知学习 (一)自主探索 1.用类比圆心角定义的方法得出圆周角定义:顶点在圆上,它的两边都和圆相交,这样的角叫做圆周角,如图中的∠ABC.
(二)练一练 判断如图中的角是不是圆周角,并说明理由.
(三)想一想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那么,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弧所对的圆周角有什么关系? (四)探究新知 1.如图所示,量出∠BAC与同弧上的圆心角∠BOC的度数,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2.当点A在︵上移动时,就圆心关于圆周角的位置,除了圆心在圆周角内、圆周角外(如图所示)和圆周角的一条边上(如图所示)这三类情况外,还有没有其他情况? 3.量一量每次变化后∠BAC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 4.试着把你的数学猜想用文字表述出来. 圆周角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圆心角的一半. (六)做一做
【结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2.圆周角定理的推论.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三、新知应用 【例】如图,O的直径AB为10 cm,弦AC为6 cm,∠ACB的平分线交O于点D,求BC、AD、BD的长.
AB是直径, ∴∠ACB=∠ADB=90°. 在RtABC中,BC===8(cm). CD平分∠ACB, ∴∠ACD=∠BCD, ∴∠AOD=∠BOD, ∴AD=BD. 又在RtABD中,AD2+ ∴A 四、巩固新知尝试完成下面各题. 1.如图,O中,OA⊥BC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AB是O直径,已知∠ACD=20°,则∠BAD的度数是(
A.40°B.50°C.60°
3.如图,BCE是O的内接三角形,∠E=45°,BC=2,求O的半径. 五、课堂小结 1.一条 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3.在证明圆周角定理时要学会转化、分类、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 |
在导出圆周角概念时,可通过复习圆心角的概念,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圆周角的特征,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课堂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归纳出结论
在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要解决这一问题仍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这个环节应该注重推导,并注意板演
本例综合运用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解题.综合性比较强,此环节可由学生板演讲解,学生纠错的方式。
|
提问:什么是圆心角?
3.圆周角的特征 (1)角的顶点在圆上. (2)角的两边都与圆相交
(四)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画出不同的圆周角,探索证明同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并请三个小组代表进行板演。
【证明】连结OC. OA=OC=OB, ∴∠OAC=∠OCA, ∠OBC=∠OCB. 又∠OAC+∠OBC+∠ACB=180°, ∴∠ACB=∠OCA+∠OCB=2=90°.
|
||
作业设计 |
全效学习B |
||||
板书设计 |
3.5.1圆周角定理
1、复习:圆心角概念
2、 顶点在圆上两边与圆相交
3、圆周角定理: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 4、圆周角推论: 直径(半圆)所对的的圆周角是直角; 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