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组第一次集体备课

标签:
语文教育 |
分类: 语文教研组 |
温州市中通国际学校初中部
集 体 备 课
学
年
主
授
课
人:
备课组长:
参加教师:
时
备课范围 |
《金色花》 |
使用时间 |
2022.10.14 |
备课作者 |
阚兴韵 |
审核时间 |
2022.10.12 |
审核 修订人签名 |
|
备 课 过 程 |
10月10日,组内说课; 11日,初稿提交; 12日,备课组讨论; 13日,修改完成第二稿,提交备课组审核; 14日,校级公开课。 |
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时 |
10月 14 日 |
执教人 |
阚兴韵 |
集体研讨 |
二次备课 |
辅备人 |
七年级 |
||||
课 |
《金色花》 |
|
|
||
学习目标 |
1.掌握朗诵技巧,通过有表现力的朗诵读出人物形象。 2.通过比读法品味语言,更细腻地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3.初步了解泰戈尔《新月集》。 |
了解散文诗体裁常识; 结合补充材料,体会文本中蕴含的伟大情怀。 |
3. 结合补充材料,体会文本中蕴含的伟大情怀。 |
||
教学重点 |
掌握朗诵技巧,通过有表现力的朗诵读出人物形象。 通过比读法品味语言,更细腻地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
|
|
||
教学难点 |
结合补充材料,体会文本中蕴含的伟大情怀。 |
|
|
||
学习策略 |
诵读法、讨论法 |
|
|
||
教学准备 |
导学单、课件 |
|
|
||
教学过程 |
导入: 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以飞上天去。
读这段文字带给你什么感觉?让你回忆起幼年时与母亲相处的哪个画面? 一、初探主题,感受美。 1、 一边静静地倾听老师的朗诵,一边在脑海中想象文章所写的画面,跟随泰戈尔做一次神秘、快乐的心灵旅行。 (1)诗歌意象是诗歌的基本构成因素,是诗歌的灵魂和本质特征,它对诗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说说这首诗中有哪些意象? (2)散文诗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找一找“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
二、倾情诵读,理解美。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的方法是不同的。请选择诗中一个画面,设计朗读脚本,读出形象,读出情感。
三、拓展阅读,升华美。
告别 是我走的时候了,妈妈,我走了。 当清寂的黎明,你在暗中伸出双臂,要抱你睡在床上的孩子时,我要说道:“孩子不在那里呀!”——妈妈,我走了。 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大风之夜,当雨点在树叶中淅沥时,你在床上,会听见我的微语,当电光从开着的窗口闪进你的屋里时,我的笑声也偕了它一同闪进了。 如果你醒着躺在床上,想你的孩子到深夜,我便要从星空向你唱道:“睡呀,妈妈,睡呀。” 我要坐在各处游荡的月光中,偷偷地来到你的床上,乘你睡着时,躺在你的胸上。 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的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惊地四望时,我便如闪耀的萤光似的熠熠地向暗中飞去了。 当普耶大祭日,邻家的孩子们来屋里游玩时,我便要融化在笛声里,整日在你心头震荡。 亲爱的阿姨带了普耶礼来,问道:“我的孩子在哪里,姊姊?”妈妈,你将柔声地告诉她:“他呀,他现在是在我的瞳仁里,他现在是在我的身体里,在我的灵魂里。” 助读材料 1861年,泰戈尔诞生。 1875年,母亲沙罗达去世。 1884年,一直照顾泰戈尔的五嫂自杀,诗人承受了巨大哀伤。 1902年,妻子病逝,写哀悼诗。 1903年,《新月集》出版。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果实啊,你距我有多远? 花朵呀,我就藏在你的心田里。 ——泰戈尔《飞鸟集》 阅读助读材料,结合课文和选文内容,探究两首散文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泰戈尔的精神世界。
四、自由创作,追求美。
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心爱意?
|
师生合作朗诵
|
导入时间要控制在3分钟内
导学案上提供“散文诗体裁特点”知识卡片
导学案上提供朗诵技巧知识卡片和朗读脚本设计示例
活动四改为课后作业 |
||
作业设计 |
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心爱意?
|
||||
板书设计 |
金色花
捉迷藏
三次嬉戏 母子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