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通国际学校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期中
(2022-06-14 10:02:53)
标签:
社思 |
分类: 社思教研组 |
温州中通国际学校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紧抓核心素养,着重质量分析 |
项目负责人 |
付玉 |
活动时间 |
2022.4.30 |
活动地点 |
|
活动主题 |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
主讲人 |
方亦可 叶芳戎 |
参加对象签到 |
付玉、王智蓉、金蕾蕾、方亦可、郑慧慧、徐还、叶芳戎、刘影 |
申请学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方亦可小结七年级 《道德与法治》选择题主要考查时事政治、学会学习、梦想、生命的特点、网络交友、正确对待老师、亲子矛盾、孝亲敬长、平凡中创造伟大等方面的知识点。非选择题涉及范围主要考查了第一单元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他人评价、做更好的自己,第二单元的友谊的特点、友谊的澄清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友谊,第四单元的生命至上、正确对待挫折、平生命的意义等。 《中国历史》选择题部分主要考查史实判断、中华早期文明、公元纪年、商鞅变法、秦始皇的巩固措施、丝绸之路、汉武帝的经济举措、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等方面的知识点。非选择题部分则是从小切入点引发多层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一是由水利工程进行的一系列考察:包括对秦统一大业的影响、结合材料和历史地图概括特点、运用所学分析材料中汉武帝时期关中地区农田水利得到发展这一现象的原因;二是以《齐民要术》考查民族交融现象以及其原因和影响。 《人文地理》选择题部分主要考察宗教建筑、气候特点与房屋的关系。非选择题部分考察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路线设计等知识点。 整张试卷是基于基础知识点上考查学生对于认识自我、学习、与朋友、教师、亲人、家人的相处、对生命的理解等方面的个人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对历史材料的解读分析能力,把握历史主线与规律的能力,运用基本的分析和读图能力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学生总体答题情况良好。但全段90分以上学生较少情况,部分学生分值在75分-89分之间,有待提升。 2、典型错题情况分析 社会12-1,学生答题时角度单一,不全面,或抄写材料,没有分析。说明课堂上对水利方面有点忽视,没有系统的整体观,只停留在知识表面,没有深入。教学中可以以单元为领,在复习时以不同的专题入手拎出某个或几个历史时代发展中不同或相似的元素,教会学生以历史的眼光看历史,或许怎样能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社会12-3,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分别有:1.从地理的角度来回答,比如此地地势平坦,有很多天然的水道等;2. 因果不分。从水利设施建好后有利于农业发展、经济繁荣的角度回答;3. 时序错乱。如汉武帝的“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光武中兴”、汉武帝“奖励农耕”等只有写出采用的措施,没有结合材料对措施的影响进行解读,或只有影响,没有措施,错别字问题:郡写成“群”,县写成 “悬”“限”,制写成“治”。分封写成了“封分”。说明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历史顺序不清,史料分析能力不够,不能很好地结合所学知识。 社会13-1,从均分看,本题答题情况不佳。这主要的原因有:学生对《齐民要术》的作者所处的朝代不了解,这也是此题出错的硬伤,导致北方游牧民族內迁和北人南迁混淆,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学生失分最大的地方;其次,学生概括能力欠佳,不能透过现象找到本质问题,导致答案流于表面。 叶芳戎小结八年级 《道德与法治》选择题主要考查时事政治、人与社会、自由与规则、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点。非选择题涉及范围包括全册知识,考查第一单元的网络的作用、理性参与网络,第二单元规则、道德和法律,第三单元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关爱他人,第四单元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等。 《中国历史》选择题部分主要考查近代西方经济侵略、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中共党史、人民解放战争等方面的知识点。非选择题部分考查甲午中日战争、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等知识点。 《人文地理》选择题部分主要考察长江流域相关知识点。非选择题部分考察珠三角地区的发展、交流与互补的知识点。 整张试卷是基于基础知识点上考查学生对于情绪、情感和个人与集体以及法治、法律的等方面的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对历史材料的解读分析能力,把握历史主线与规律的能力,运用基本的分析和读图能力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本次考试历史与社会部分难度较大,区分度高,对于学生的素养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较高,学生总体答题情况尚佳。 2、典型错题情况分析 社会11,考察珠三角的区域发展,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点掌握较差。 社会13-2,很多学生根据材料分析的过程没有很好做到立足材料解读材料,而是急于套用知识点,对材料的理解有偏差。 社会13-3,学生答题的角度出现偏差,无法将两个课本没有呈现具体关联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没有全面辩证、通过材料脚手架把握历史全貌的能力。 道法11-2,答题有多种知识角度,学生在答题时过于拘泥于“法律”相关的知识应用,且在结合材料、选取相关知识点时表达有误,造成大量失分。 道法13-2,该题知识范围为一课两框,让学生谈谈理解,这类题型学生难以应付,很难将知识与材料结合起来。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质量分析可以带学生答题卷给其他老师看下 |
||
过程确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