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集体备课

标签:
社思 |
分类: 社思教研组 |
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时 |
06月13日 |
执教人 |
刘影 |
集体研讨 |
二次备课 |
辅备人 |
八年级社思备课组老师:叶芳戎、王智蓉 |
||||
课 |
中国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课 |
|
|
||
学习目标 |
1.通过师生共同梳理本时期历史事件及自主复习重点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内容和影响,通过表格对比,能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的不同点,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意义。 2.通过阅读材料及自主复习,知道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能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意义,能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4次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3.能说出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通过对比认识到近现代对外开放的不同,能够通过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的事例和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正确认识到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感悟到坚持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 4.通过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国梦宏伟蓝图,能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 |
对复习目标把握准确,所选形式多样。 |
|
||
教学重点 |
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
|
||
教学难点 |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土地政策、农村经济组织形式 |
|
|
||
学习策略 |
自主学习法、讲授法 |
|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制作 |
|
|
||
教学过程 |
一、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单元脉络。 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党的历史分为四个历史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本单元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用年代尺梳理本单元重大事件的时间线,学生需对时间线索掌握清楚。 二、通过多角度对单元特征的总结,加深对本单元内容的理解。 阶段归纳 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新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新时代:中共十九大 新蓝图:中国梦 三、通过对教材7-11课每一课时基础知识及重要考点的梳理,掌握单元重难点。 (一)考点梳理 考点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考点2对内改革: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考点2改革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外开放 考点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考点4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二)自主复习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思想基础、内容、影响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间、目的、开始、特点、意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时间、重点、内容、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作用;对外开放的过程、结果,经济特区的设立及影响,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意义 3.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时间 4.中国梦的提出、内涵、实现途径、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涵、意义;新发展理念内涵、意义;经济建设成就、作用 四、通过对重要考点的勾连,拓展提升。
l 以表格形式比较、归纳、展示:中国共产党开辟两条正确道路、两次重要会议(遵义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三次工作重心转移、三次历史巨变、近现代重要历史事件开端。
l 以表格形式比较、归纳、展示: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及各自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土地政策、农村经济组织形式。
n 以表格形式比较、归纳、展示:近现代对外开放对比、历史上的对外政策。
l 以表格形式比较、归纳、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
这里对教师的归纳整理能力要求高,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也高,需要师生联动,才能得到一个高效的课堂。
对学生自主梳理的能力是一种锻炼。对八升九的学生来讲是一种必要的提升。 |
|
||
作业设计 |
期末模拟卷一份 |
||||
板书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