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可别蛋白质、脂肪、胆固醇过量
春节进入倒计时,大家都忙着回家过年。在节日中,大家走亲访友,都拿出最好的菜招待亲戚朋友。这个我们都认为的好菜就是“鸡、鸭、鱼、肉、海鲜”,这好菜可都是肉呀!春节蛋白质和脂肪摄入过量,很多人在过年后就发现了消化不良,身体感觉疲劳的问题,所以我们提前就做好预防工作,不要累坏你的消化系统,自然就不会发生吃不消的问题了!
首先我们要知道男性平均每日的能量摄入是2400千卡,女性平均每日能量摄入是2100千卡。其实有一个计算公式很简单,每日能量摄入量(kcal)=(身高—105)×30,身高减去105得到的是体重公斤数,30是轻体力劳动者的能量供给量系数。这样按身高、体重计算出来更精确。简单告诉大家各种肉类里的能量、蛋白质、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吧!(以每100克可食部计算)
一、各种肉类的能量、蛋白质、脂肪与胆固醇的含量
猪肉中的能量、蛋白质、脂肪与胆固醇[1]
http://s10/mw690/004bjzhrgy6G3CZ29ap69&690
牛、羊肉及兔肉中的能量、蛋白质、脂肪与胆固醇
http://s16/mw690/004bjzhrgy6G3Ey154rff&690
鸡肉中的能量、蛋白质、脂肪与胆固醇
http://s13/mw690/004bjzhrgy6G3EHfyxu9c&690
鸭肉中的能量、蛋白质、脂肪与胆固醇
http://s10/mw690/004bjzhrgy6G3FDcffb99&690
鱼类中的能量、蛋白质、脂肪与胆固醇
http://s14/mw690/004bjzhrgy6G3GVEmZffd&690
虾、蟹、贝类中的能量、蛋白质、脂肪与胆固醇
http://s10/bmiddle/004bjzhrgy6G3HX9r6hb9&690
上面表格中内容比较多,这些都是大家常吃的肉类。表格中强调了一个词“可食部分”,这个其实很简单,比如你吃排骨,骨头不能吃吧,可食部分就是可以吃的部分。
二、摄入量要控制
按我国目前的营养素参考供应量标准,一个轻体力男性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为每日75克,女性为65克。这些蛋白质不完全是从动物性食物中摄取的,肉类每日摄入量为:畜禽肉类50~75克;鱼虾类75~100克;蛋类25~50克。[2]如果都按最高量计算也就是225克,而很多人每日的肉类摄入严重超标。对于另一蛋白质的重要来源植物性食物的摄入较少,如谷类、薯类及杂豆类。每日供应量应达到250~400克,多数人对于精粮可以做到,但是对于薯类和杂豆类摄入过少。这样肉类水产类的食物摄入过多,怎么能不造成蛋白质的过剩?
比如吃红烧鱼,一般一条鲤鱼重量在3斤左右,算三个人吃。去了鱼骨大约能有800克鱼肉,鲤鱼的蛋白质含量是17.6%,那一条鱼吃下去,每人就吃了47克蛋白质了。一般还会吃些米饭或者馒头,2两米饭约有7克蛋白质,蔬菜中也会有2克蛋白质,加上早餐的牛奶,半斤牛奶大约有8克蛋白质,鸡蛋一个大约7克蛋白质,再加上面包,一天的蛋白质就超标了,估计在80克以上。
注意,我们刚才只算了蛋白质是超标了,脂肪呢?虽然鱼肉的脂肪比较低,但是牛奶、其他肉类(猪肉、羊肉、鸭肉的脂肪含量还是较高)、鸡蛋里的脂肪含量还是很高,如果你再吃了坚果,一天的脂肪也严重超出了营养素参与供应量标准。还有很多人喜欢吃腊肉,看下脂肪含量你不害怕吗?48%的脂肪含量呀,很惊人!通过上面的表格一算,你就知道自己脂肪严重超标,所以现在的超重和肥胖现象越来越严重!
关于胆固醇,我想很多人知道它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凶手,所以大家在吃的香的同时,也要看一看它的含量。一般动物的卵和内脏中含量非常高。鸡蛋100克有585毫克胆固醇,100克鸭蛋黄中有1576毫克,鱼头中的含量也是非常高。不要以为年轻就不会有问题,16岁的中学生也有动脉硬化引发的脑出血。
三、过节应该如何吃
过节难免吃的多,容易能量超标,还是要尽量控制。吃的过量了你只有运动,不然就会超重和肥胖,再接着出现的就是生病和提前衰老了。我相信没有人愿意这样,所以把膳食宝塔给大家,尽量按照身体的需要吃吧。尤其男性,还喜欢喝酒,一克酒精可是7千卡能量,对于肝脏的损伤男性朋友也都知道,少伤害身体为妙!对于老年人这个心脑血管病高发的群体,做儿女的我们可要注意,千万不能让老年人在这些食物上吃的过剩,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
http://s3/bmiddle/004bjzhrgy6G3POUV2222&690
【温馨提示】
不拿年轻当资本,透支健康,对家庭和自己都负责任;
每日多吃蔬菜水果,肠道健康你看得见,肠道也被称为“肠脑”,它健康免疫力也会提升;
每日保证饮水,人体60%多的重量是水,你不喝水,只往外排,长此以往,你和饮水足的人比,就会显得老;
每周最少两次以上锻炼,你会感觉精力更充沛;
每天11点前睡觉,白天补觉补不过来,该睡觉时就睡觉,熬夜耗心血;
最后,不要存在侥幸心理,病最喜欢找不健康生活的人,大家都知道。
参考文献
[1]杨月欣、王光亚、潘兴昌.中国食物成分表【M】.第二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范志红.怎么吃才会造成蛋白质过剩.三餐营养专栏
原创:营养师——毛丽萍
QQ:875471913
新浪微博:@营养师毛丽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