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人皆有佛性

(2019-12-03 20:29:56)
分类: 学员心得与故事

人人皆有佛性

走出校门之后,就几乎没有接触古文了,原因跟大多数人一样, 一是觉得古文晦涩难懂, 二是觉得那些古文是老古董了, 对现代人没有什么意义。 而对于高深的佛学经典,更是敬而远之。

01 年岁渐长,心结渐多,找了许多西方的心理学、身心灵学说来解,却始终未得究竟。

机缘巧合走入黄庭禅后,只是将站桩静坐、“宽两秒”心法作为法宝。

对于屡次劝谏我读经典的学长还振振有词:宽两秒教我们放下知见,何必还要再去学那么多条条框框!

偶尔硬着头皮读一下经典,很快就偃旗息鼓了,因为不解其意,读得索然无味。

直至进入了学习黄庭禅创办人张庆祥先生释义的《六祖坛经》微信群。 记起张庆祥先生说过,学经典第一部就要学《六祖坛经》,于是好奇地进群去看看大家是怎么学的。

02 《六祖坛经》一开篇就点题: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我内心不以为然,凡人成佛?太遥远了吧,不过是个摄人眼球的噱头罢了。

可进入了学习,呵呵,六祖的传奇故事引人入胜,张庆祥先生讲得生动活泼,学友们相互启迪,慢慢竟也有所收获。

那些高远的佛教名词一个个变得亲切了:菩提、般若、禅定、无念、如如、自性、见性、戒定慧……

学到”三身佛究竟在何处”时,忽有醍醐灌顶之感。

原来,众生皆有佛性,此言不虚!

原来,佛并不高远,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三身佛,

一曰清净法身佛,

二曰圆满报身佛,

三曰千百亿化身佛。

三个佛看起来高大上,在很多寺庙里也有供奉。

很多人“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但原来三身佛其实就是自性的三个方面,用三个维度来体会同一个性。

人性本无善无恶, 一念善即生善行, 一念恶即生恶行, “犹如天常清,为浮云覆盖, 风吹云散,则万象皆现。” 往内观照, 周身气机自在运行, 没有一丝贪瞋知见攀附污染时, 就是清净法身佛。

“一灯能除千年暗, 一智能灭万年愚。” 任何时候返观实相, 一霎那就可以照见清净自性, 当心一纯净, 就能启动圆满的返本还原的造化, 回报生生不息之法益, 称为圆满报身佛。 “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 一念思量,名为变化。” 善念恶念七情六欲五蕴之中, 自性都有很精妙的变化, 能动能静, 此名千百亿化身佛。 03 简单地说,所谓报身佛就是讲定,千百亿化身佛就是讲慧。 先能够返观自己清真的实相而获得圆满的造化,这是报身佛。 而在喜怒哀乐之中能够发而中节,在颠沛造次之中还能持守住这个实相,叫做千百亿化身佛。 如此念念能够从自性中观照,叫做真皈依。 真正的皈依不是皈依外在的佛,而是皈依自己的自性,圆满的自性就是佛。 所以,“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 至此,方觉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绝对不是一个噱头,而六祖拜师时所说的“惟求作佛,不求余物”也绝非一句大话。 人身难得,缘来于此!怎能不好好珍惜此身,不好好修行? 《六祖坛经》开启了我对经典的热爱,千年的智慧之光可以照破任何时候的无明黑暗。 幸运的是,张庆祥先生对于各教经典都有深入浅出、直达根本的讲解。 每念及于此,我就觉得自己像个非常富足的富翁,殷殷期盼与每一部经典的相逢。

从卖柴到六祖, 开悟最明白的导航。

惠能目不识丁、卖柴为生……. 输在起跑线, 却成为禅宗六祖。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天机尽在这部唯一国产佛经里。 以邻居般贴心易懂的话语, 句句指引究竟解脱的真境。 跟上脚步,升华人生。

12月3日《张庆祥讲六祖坛经》 24小时免费畅听

喜马拉雅123知识狂欢节, 邀您走近明师,聆听经典奥义。

人人皆有佛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