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书连载丨什么是“活在当下”?这是我看过最好的解答

(2019-08-12 20:15:51)
导读 当感觉迎面而来时,你如何对待?视而不见?造物者早就为他们准备了一个家,一个只有你才能安置的地方。各种情绪产生时,你知道将它们放在什么地方吗?给感觉一个“家”,在烦恼的当下品味自在。

新书连载丨什么是“活在当下”?这是我看过最好的解答


“活在当下”的最佳注脚 


常有人问我:“当心里的激荡波动浮起,要如何压制才能使内心平静?”


其实,人的气血永远都在起起伏伏,若要等气血完全平定、才能拥有安宁的心境,那我们期待的优质生命恐怕只剩三分之一都不到了。烦恼可借由“禅修”暂时放下,但相同的烦恼和念头也很容易在短期内再度重现。


那么,有什么简单可行的办法,可以真正免去烦恼呢?


有的,那个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活在当下”。但这句话的意思,与一般人所理解的,却有段不小的距离。


“活在当下”是指“你对当下这一刻的感受清楚明白,并且在这感受中悠游自在”

 


打个比喻:在静坐时你感受到什么?有时你感受到安宁,有时感到非常浮躁,有时则感到腰非常酸、脚非常痛,你得要在这些感受下都能清醒、自在,才叫“活在当下”。

 

正确的禅修能帮助我们彻底觉悟与放下心头不断来袭的气血,然而所谓的“放下”,只代表你对它的出现具有不再挂碍的能力,并不代表它从此就不再浮现,它依然会不断重现,而你依然对它“放下”。


新书连载丨什么是“活在当下”?这是我看过最好的解答


这过程有如冰雪融化一般,这一层融,那一层又浮现,这层层融雪、层层地浮现,就是你的“心”所在。也就是说,你的“心业”就卡在黄庭中的那股能量中!


练习观照黄庭涌动的能量时,它将一次又一次浮现,而你要一次次对着这股夹杂“业习”的气血不断提起真知,使每一次的气血起伏只是如潮来潮往般自由地存在,不再代表任何烦恼挂碍。

 

若能如此,你便已踏上“了心”之路。因此,你要为它一次次地重现而欣慰,千万别因为它的不断重现而懊恼!


 

追求“当下”还是“下一刻”的安宁?

 

“活在当下”的概念,也许你很早就已经知道了,也认同了很久。但问题来了,打坐的时候,腿开始酸、痛、麻,浮躁的感觉来临时,你都做了什么抉择?

 

因为感受到这个酸、这个痛,让我无法活在当下了,所以我要想办法:腿动一动、腰扭一扭,或者站起来吼一吼。这么说来,你在追寻的是下一刻的安宁?还是当下?

 

大多数的时间,你在追寻下一刻的安宁,面对这个“当下”,你一点办法都没有。可是“活在当下”这四个字你可能经常挂在嘴巴上,甚至请名家挥毫,写成匾额挂在书房、摆在案头,每天膜拜观想 

 

“当下”大家都了解是“现在”这一刻,然而大家对当下所要面对的主轴,却有所误解。


比如你会想到,把当下的每件事情做好,应对好当下的每一个人,可是你却忘了,“当下”最该要面对的主轴,指的就是“内心的感受”

 

 

另外,活在当下这四个字里,大家很容易忽略其中的三个字,第一是忘了什么是“当下”,第二是忘了最重要的一个字:“活”。


新书连载丨什么是“活在当下”?这是我看过最好的解答

“活”这个字,指的是动态的、流畅的、自在的,是安宁的、幸福舒畅的,这才叫“活”。若你当下的内心已经痛不欲生,怎么叫“活”?

 

若处在痛不欲生的状态,则和“死了”没两样,有的人在最痛苦的当下,甚至会觉得不如死了算了。如果你在当下没有自在、没有幸福安宁可言,有谁能说这样叫做“活在当下”?

 

打坐时,你身上有个酸、有个痛,或者当你遭遇某个逆境,你内心有个痛楚、无奈,很多很多种心情来临了,心情发生的时候叫做“当下”,在各种情绪涌动的当下,你还能不能“活” 呢?能不能保有自在清明的心境呢?


 

不论顺逆,都要活出自在与清明的当下

 

其实,内心禅所教的,才是“活在当下”的最佳诠释:

 

内心禅就是要我们不改造、不转移、不去经营另一种感受,而是“在全方位的任何情绪感受下都保有自在的能力”。拥有这样的能力,我们就能拍胸脯说:我可以“活在当下”!

 

世上每个人都想过幸福快乐的日子,都想要“心想事成”,而事实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如果人人能够“只心想、事就成,生活应该十之八九要充满幸福了;但事实不然,世上如意的事往往只有“一二”而已,因此不是想得到的,都能成的。

 

有梦当然是美的,但也不能昧于事实。因此,这句话若解释得不正确,依然存在着不少过于虚幻的陷阱。

 

 

人有梦想是很美的事情,但是每个人的际遇不同,得失应该无挂于心,而不是整日想着、贪着、欲求着。


新书连载丨什么是“活在当下”?这是我看过最好的解答

古人告诉我们,际遇好的时候我们应该要兼善天下、于心无愧;际遇不好的时候至少能够独善其身,不至于整日郁郁寡欢,甚至还可以养一身的浩然正气,唯有如此,才能拥有自由快乐的人生。 

 

多数人追求的快乐,是凡事都要安排得如己意之后,才能让自己感到快乐。这虽然也是快乐的一种,但另一种人即使在凡事都不满意的情况下,还是能让自己快乐。


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后者快乐的机会多,还是前者快乐的机会多呢?显然后者的快乐比较全面,我们要试着学习:不论际遇好坏,都可以让自己处于快乐的心情。

 

 

觉悟:觉有情,不分别


在七情道路上达到超然解脱的人,才能称为“觉者”,因此千万别误以为要觉悟就要从消灭情绪下手。

 

菩萨译成中文叫“觉有情”:


“觉有情”就是能感受到情绪波动,是在情绪发生的当下,去觉照情绪波动的真相,且对那波动有“不分别好恶的能力”,只当它是一股毫无意义的能量看待,这才叫觉者、才叫菩萨

 

六祖也说“有情来下种”,所以别总是想从消灭情绪来下手,《心经》也说“观自在”,就是要在情绪涌动的当下,依然保有自在的能力。

 

《中庸》说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所以别再误以为喜怒都不能发动,才能得到“和”。


古圣先贤经历几千年的接力赛,都是想办法要让大家都看到真理、修持真理,这才是唯一的目的。


End


——本文节选自《宽两秒,心自在》第二部分《你有活在当下吗?》。本书带您观察黄庭气血,找回自在本性,轻松摆脱负面情绪,养生又能开发潜能。

 

本公号文章均为原创,如果转载,请注明出自“黄庭书院”张庆祥讲师著作。


新书连载丨每周三连载新书内容

我们下周见



新书简介

 

 《宽两秒,心自在 

新书连载丨什么是“活在当下”?这是我看过最好的解答


作者:张庆祥

出版方:云南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内容简介:《宽两秒,心自在》书中介绍了一种面对情绪的根本心法,在任何情绪下,都保有自在的能力。了解内心禅,帮助你找回生命本该有的积极健康,不再迷失自我、梦想以及人生方向。


古代圣贤身处逆境,为何仍能勇往直前?因为他们能内观气血,有了这个法宝,就不会被自身的情绪给打败。孟子、老子……中华老祖宗都知道这个“秘密”,现代人却遗失了这门“心”的大智慧。


本书教你正确了解安顿身心的古传法门,透过实际案例与经典解说,厘清“心”、“气”、“情绪生成”等观念的谬误,将古圣贤的修心绝学尽收于心。


 

作者简介:张庆祥,1962年生于台湾省台北新店中岭山,自幼慕道,好圣贤书,少年时好游于宗派之间,叩求人生解脱真理。三十九岁奉先师之命,重回儿时故乡,开山建设中岭山禅院,每月举办“黄庭禅修”课程,宣讲源自本心本性的解脱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