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位伛偻老人的临终启示

他身形扭曲,几乎动弹不得。
别人看那情景,怕都要流泪的:为何老天这般折磨这可怜人……
子舆说:
“造物主竟把我的身体扭曲成这副模样…真是伟大啊!
如果老天把我化成一只鸡,我就去报晓;
把我化成一个弹弓,我就去打鸟;
如果要把我化为车轮,我就以神为马,然后驾着它,到处去驰骋……”
把我化为车轮,我就以神为马,驾着它到处去驰骋……
?
这像从一个濒临死亡的拘拘老者口中说出的话吗?
第一次看到《庄子》里这个故事,我震惊了。
去过医院的人,大概都见过太多哭天抢地、哀怨不能自已的人。
说实话,面对死亡,
有几个真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
不是故作坚强、令人心疼的微笑,就是暗暗咬牙、顽强地抵抗。
面对死亡,还有比庄子说的那位伛偻老者更洒脱、逍遥的人吗?
子舆接着说:
“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
夫物不胜天久
感觉好像揭晓了一点答案。
也让我忍不住想起,另外一位西方哲人说过的话:
“伟大的人永远赞颂所有的力量都归属于上主,他们只是工具而已。”
人身虽小配天地,但始终,敬畏天地。
《庄子》里还有一句话:“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这些令人玩味的言辞,在没学这个“心法”之前,对我来说,都像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的心灵鸡汤。
直到跟着黄庭禅学习,从浩瀚的三教经典中,拎出了一条简单又深邃的心学主轴,我才发现,虽然各位圣贤著述,表达不一,但其说的反观觉照,松弛任运的心法,确是惊人的一致!
对身外这样观察,对身内也是这样观察……
为何一个人可以“哀乐不能入”?
原来人生最大的洒脱,在进入七情之中又不被七情带跑。如果一个人可以不被外物牵绊,不被情绪捆绑,不被心头那一点感受玩弄……可得可失,能出能入,岂非“人中之龙”而何?
然而,是什么一直作祟,让我们在梦中都不停上演爱恨情仇,让大家的精气神如水般跌宕起伏?
在红尘中修行,如何活出“本分”,守住“本真”?存心和养气有什么关系?如何体会“出入自在”,如大鹏展翅、遨游天际?为何纯真的心,可以养出浩然的气?
这些最好的谜题和答案,都藏在一部《庄子》里。
庄子「逍遥游」的智慧,
区区几句话,可略见一斑。
让人更为钦服的,不是那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
一个真的心法——
是不必挑条件的自在,才是真正的自在。
任外在得得失失,是非荣辱之境,
让气血起起落落,安宁自在心中。
邀请您一起来“心”赏~~《张庆祥讲庄子》
透过庄子智慧,体会人生修行的极致;
让身中那颗真种子,生生不息,悄然绽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