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典故事:楚庄王禁欲

(2019-06-25 08:56:20)
标签:

杂谈

分类: 中华文化

导读

楚国的令尹子佩请庄王喝酒,庄王答应了。子佩精心准备好一切,结果楚庄王竟然没去。他为什么失约呢?

经典故事:楚庄王禁欲

经典引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道德经》第三章

故事来源:令尹子佩请饮庄王,庄王许诺。子佩具於京台,庄王不往。明日,子佩疏揖北面立于殿下,曰:“昔者君王许之,今不果往,意者臣有罪乎?”庄王曰:“吾闻子具于强台。强台者,南望料山,以临方皇,左江而右淮,其乐忘死。若吾薄德之人,不可以当此乐也,恐留而不能反。”故老子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淮南子》卷十二·道应训 

张讲师讲解:

楚国的令尹子佩要请庄王喝酒,庄王答应他了。于是子佩就把所有宴请的东西在风景很好的京台上一一准备好,结果庄王没有去。

第二天,子佩光着脚丫立于殿下,向着君王说:“我要设宴会来宴请你,你已经答应了,但是最后竟然没有来,是不是我有什么过错?”

庄王说:“我听说你在强台备了宴席(强台就是指京台),这强台南望料山,靠近方皇, 一边是长江,一边是淮水,它的景致之美,让人乐而忘死。我扪心自问,像我这样薄德、定性这么差的人,恐怕是经不起这样的诱惑,去了就不想回来。”

所以后来他有没有去啊?他没去!这就是“不见可欲”。

四处都是随手可得的各种乐趣,什么都有,才叫可欲。

所以他有自知之明:我去了那里一定乐而不返!虽然很心动,但是我可不可以去啊?不能去!吃了秤砣铁了心,不要去!虽然已经约好了。

老子说:“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庄王高不高明?高明!在我心性不稳的时候,不见可欲,心就可以不乱。所以,不见可欲,则心易于出世,内心不能出世,则入世变成混世,治世变成欺世。

心不能出世,一上到有位置的地方,有权利的地方,他做些什么事啊?绝对不是为百姓!他心还不能出世,就直接已经治世了,能不欺世的很少很少。

是以古人虽“身在方内”,就在礼俗之内、在世俗枷锁之内,仍以“心在方外”为修为之始。

修行一开始讲什么呢?不是劝每个人都遁入山林,但是要劝每个人怎么样从心头一点可欲的地方去观照、去放下,这个就是从心头来出世。不一定要身体来出世。

出世的心灵,在各种物欲的引诱下还能够自在清明的心灵,所有修行一开始都是从这里着力的。

“心在方外”,便是不见可欲,而不见可欲,正是观照心田气机无贪无嗔的实相,不让一丁点的气机起伏变成贪嗔的动力。

气机起伏越明显、越强烈,贪嗔的力量越大。观照心田处一丁点气机起伏,能不能看到实相,这个才是不欲的真正道场,才是出世的真正所在。

所以,出世是不是一定要在山里某一个有名的寺庙?不一定。

唯有闭上眼睛观照心田的实相,才是定心的大法。

所以说,“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可欲的“欲”字,就在心田那股气血上,它一起,欲才出来。

因此,真正的道场在哪里?在你的心田,一方寸而已。

 

——摘自张庆祥讲《道德经》第20集

经典故事

黄庭禅电子报第310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