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立夏那天的羽绒服——“厄尔尼诺”现象背后的秘密

(2019-06-20 08:43:10)
标签:

杂谈

分类: 幸福的诀窍

今年立夏真是冷~

今年的立夏好多段子~


广州:今天立夏(气温19)比去年冬至(28)冷,这就是神奇的广州!


长沙:立夏了,我又把羽绒服翻出来穿上了~


深圳:立夏太冷了,我想过冬至~

5月6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所谓立夏,就是代表我国即将告别春天走入夏天的一个节气。

但从全国最高气温分布图上看,5月6日的我国大部分地区几乎看不到“夏天”的样子,无论是华北江南都是一片20度左右的春日凉爽气温,连一贯炎热的广西广东等省也凉爽异常,丝毫没有“立夏”的感觉。

大家惊呼:去年冬至那天,气温27度,我们热得要穿短袖衣,今天夏至,气温19度,我们要穿秋衣!


古人早就记载了这种现象

这是怎么回事呢?要解释这种紊乱的天气,现在常常会用一个词,说这是“厄尔尼诺现象”。

大家有所不知,其实在两千年前的《礼记》中就有记载这种现象,并深入分析了这样的天气对人、对万物、对大自然所带来的影响。

在《礼记·月令篇》,有云:“孟夏行秋令,则苦雨数来,五谷不滋,四鄙入保”。

“苦雨”就是延绵不断的那种雨,天气一会儿热一会儿冷,农作物会受伤,五谷很难生长。“四鄙入保”,“鄙”就是在城的外面,远一点郊区,“保”是城堡的意思,就是小城。

因为孟夏行秋令,秋令就是金气,金气影响农作物生长,很多人无法生活就只得当盗贼。“四鄙入保”就是郊外小县的居民,因为盗贼多而躲入到城里来。

在《礼记·月令篇》还有冬行夏令的描述:“仲冬行夏令,则其国乃旱,氛雾冥冥,雷乃发声”。

仲冬之月如果行的是夏令的话,那么国家会有干旱。“氛雾冥冥”,霜也好,雾也好,都是乱乱的,就是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却来了。

“雷乃发声”本来打雷是春夏的事情,到秋天就不会打雷了。可在冬天竟然又重新发动,叫“雷乃发声”。

这会让进入冬眠的动物被惊醒而打乱了生长的规律,从而影响自然界的平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干扰。


古人没有科技,如何洞彻宇宙真理?

看着两千多年前的《礼记》里这些精准的描述,我们是不是惊叹连连!

在没有卫星、没有遥感技术、没有计算机,这些现代高科技的情况下,古人是如何探寻大自然的奥秘、宇宙万物的真理?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之处。因为我们的先祖早就体悟明了了自身内的天然心性,经由体悟自身心性的真相和运行规律,从而洞彻亘古不变的大道宇宙的真理。

他们知道人与大自然和万物是命运共同体,他们早就深谙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就是和谐共处,共生共荣。

他们不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过度消耗大自然的资源,他们敬畏大自然,顺从大自然的规律,他们懂节制知感恩。

在《礼记·月令篇》还说到“仲冬行秋令,则天时雨汁,瓜瓠不成,国有大兵。行春令,则蝗虫为败,水泉咸竭,民多疥疠。”仲冬行秋令,就会连下大雨,瓜果不收,国家之间有战事发生。如果行春令,会导致蝗虫成灾,河泉干涸,百姓多患恶疮。

这是先人们对后世的警醒啊!而我们却沉湎在自己的欲望中不断地索求。

看看现在消费的社会,人的欲望被不断地诱惑不断地满足,而物质的获取却没有带来心灵的隽永愉悦和自在,只会加重人的自私和贪欲。而人为天地之心啊,人心的偏失召感大自然规律的紊乱!

夏行秋令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提醒,我们该慢下飞奔的脚步,回头好好从老祖宗那里学习我们安身立命、生生不息的智慧,我们应该负起这个利益千秋万代的责任!

【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