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学员心得与故事 |
有人常常感叹:为什么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知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六祖惠能大师目不识丁,却心性开明,成为中国禅宗大师,受他点化而开悟者无数。
八年前,第一次读到《六祖坛经》,顿觉朗朗上口,韵味十足,不像其他佛经往返重复。又听说,这是中国人的唯一一部佛经,因为其他被奉为佛经的,都来自古印度,不禁对这位本土大佛升起由衷的敬佩。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六祖大师刚开始出山弘扬佛法时,对广州法性寺两位争论不休的和尚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令得一众骇然。于我而言,究竟是风动还是幡动,看过之后依然云山雾罩,不明就里。
为什么神秀大师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没有入佛门心法,只到门外,而六祖大师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却深得禅宗真传呢?
究竟什么是禅宗“心心相传”的奥秘?怎样“觉有情”?怎样不顽空?怎样用自性之灯照破烦恼尘劳?读完经典,我还有许多迷惑之处。

有缘听了张庆祥讲师讲解的《六祖坛经》之后,我豁然开朗,喜不自胜。原来风吹幡动都是自然现象,但为此争论不休,就动心、动气、动性了。“本来无一物”,是讲本真的气上面没有攀附任何情绪好恶。怎样“觉有情”?张讲师自有一套简单、实用的办法,让你品味自在、解脱的“当下”感受。
张讲师讲的经典,有许多实际案例,博古通今、贯通圆融,让我们有情众生,有希望去体悟那悟解心开的喜悦,和在任何时候都能自在的心法。让此生的每一天,都浸润在不断纯净的大道上,体验“烦恼即是菩提”的痛快!
本土佛经《六祖坛经》很精彩,张讲师的讲解更精彩!欢迎你也来品味“法喜充满、心心相印”的美好感觉!
推广活动
扫描二维码,
分别点击4个经典封面,
可以领取对应经典5折券。
也可分享专辑,
获取免费收听24小时的权限。
欢迎转发推广,为国学复兴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