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对人

标签:
修行德性为人处世存心价值 |
分类: 学员心得与故事 |
编者按:
黄庭禅内涵的窍妙真的很难一语道尽。但外在可以看得到的,是大家人际关系越来越好,家庭越来越美满,个人的身体越来越健康…真正想修行,就抛开高妙虚玄,着陆下来,先学习做人吧。
“嘿,Jimmy,
我感觉和你相处,好像不一样了!”
“噢,是吗?是有哪里不一样了呢?”
“嗯,也说不上来,感觉没以前那么有稜角锐利,现在相处起来舒服一点。”
原来在黄庭禅着陆功课的确实实行过程中, 一步一步地遵循着讲师的指引下,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心性已经改变转换了,虽然自己是能感受到多了一份从容与自在,可没想到居然周遭亲友感觉给予我的反馈,却明显的多了许多.
学生自觉最清楚的改变来自于“生命价值与对外境的观点”, 一位德性十分令人敬重的师长曾经提及,人相处时一般分为三种关系:
1.夺取,只想从他人身上获取好处
,而不想付出;
2.互惠,对他人的付出是有目的的 ,
希望也能从他人身上取的相对的报偿;
3.利他,出于内心真诚而无私的付出而从不考虑是否有所回报,
只要是出于有益他人或社会的长久利益。
因为幼时的贫穷环境,练就了察言观色的能力,同时也在与人相处的当下,常计算着所有的利益与得失,虽然表面上许多冠冕堂皇的词汇,孤芳自赏,却常常偷偷窃笑着自己的过人之处,心中无时无刻地在意着从他人身上获取了多少好处,或者带有目的希望从别人身上获得好处。而为他人所做出的付出 , 几乎甚少有纯粹“利他的存心”。
多年的“挚友”, 近些年来事业经营的颇有起色 ,心中常有嫉妒心 ,总认为他是运气好或靠父母的资源帮助才得有所成。事实上这位“挚友”生来德性仁厚,乐观助人,好与人分享,无怪乎遇困境时常天降神兵般的有贵人相助 , 对比自身的“贪嗔痴”,真是惭愧不已。
年近半百,才在修行黄庭禅过程中,慢慢体悟到,原来只要“把人真的做对了”,所有一切因缘自成。
“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本性才能自在悠游于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