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行证明【经典故事欣赏】

(2015-07-21 12:52:54)
标签:

五行

造化

因果正法

分类: 公案故事集

编者按:

东方所说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与佛陀所示的六大:空风地火水识,说的就是同一种状况!为什么两种说法实为一体,却不用同一名称呢?佛经中已经为世人详细记录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五行证明【经典故事欣赏】

-- 接上篇《阴阳五行引证》--

是空者。是即气兴一也(气之初)。是名金行(在后天曰金)。成肺主属。

风者气动。是名木行。成肝主属。

地者土成。名土行。成脾主属。

火者火行。成心主属。

水者水行。成肾主属。

译:前文所说空、风、火、水、地的“空”字,是生天生地那一股妙气将要变化时,那气之初动者,若比照东方的五行来说,此处的“空”也就是五行中的“金”。在人身五脏来说,则是指主持肺脏的金气。

 

而“风”字则是指气开始涌动者,对应东方的五行来说,佛经上的“风”也就是指五行中的“木”。在人身五脏来说,则是指主持肝脏的木气。

 

“地”字就是土形成的,对应东方的五行来说,佛经上的“地”正是五行中的“土”。在人身五脏来说,则是指主持脾脏的土气。

 

同理,佛经上的“火”字,也就是东方五行中的“火”。在人身五脏来说,同样是指主持心脏的火气。

 

而佛经中的“水”字,也等同东方五行中的「“水”。在人身五脏来说,则是指主持肾脏的水气。

 

附注:由以上经文可以证明,佛陀所说的空、风、地、火、水,正是东方先圣所说的金木水火土等五行,也就是由宇宙最原始的一股妙气(无极)生化之后,渐渐产生五种不断消长流行的气,以至于生化出世上种种有形万物来。可见佛经中确实提到五行,是这股奇妙的气组织成我们的如来藏,组织成我们的本性,修持本性或如来藏,离不开自身的一股气。这与东方先圣的说法完全一致。

 

那么为何佛经里不直接用“金木水火土”等字眼,而要改用“空风地火水”等字呢?我们来看看如来佛在“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怎么说…

 

   何故不谓金,谓空大?谓金行,则唯限实体,不通空处。谓空则通空兼实故。

   译:为什么我不称它为金,而称它为空大呢?因为若称它为金行,那么就只局限在形成金气以后的实体上,而很难包含形成金气以前的本源,叫它“空”则两个意义都可涵盖了。

 

   何故不谓木,谓风大?谓木行,则唯限体支,不通用动。谓风则通用兼体故。

   译:为什么我不称它为木,而称它为风大呢?因为若称它为木行,那么就只局限在木气的本身,而很难显示出这股木气的动态,叫它“风”则两个意义都可以涵盖了。

  

   何故不谓土,谓地大?地者土成,成以成大。依大成故。

译:为什么我不称它为土,而称它为地呢?因为地就是集土而成的,土集结到最大就是地。我之所以称它为“地”,乃是取其最大来说的。

 

   何故不谓五行,而谓为六大也?谓五行则成天地后,唯当人间,不当未成。谓六大者,天地前后皆摄谓之。

译:为什么我不称这宇宙的本源为“金木水火土”五行,而要称它为“空风地火水识”六大呢(加了个“识”字)?因为五行是这股妙气已经变化到生天生地这个阶段之后的事,妙气变化到了这阶段,只能显示人间吉凶生克的变化,而无法涵盖尚未生成天地之前的本源。我称它为“六大”,用意就在于它较能完整涵盖天地未生前,及天地已生后每个阶段的意义。

 

附注:佛陀在五行后加上个“识”字,更能让我们知道,这五行里早已具足知觉识见的能力了,如此才不会让众生误以为天地之间只是一股毫无知觉的能量而已。原来天地宇宙跟我们一样,是有敏锐感觉的,此说补上了五行的缺漏处,极为圆融。

 

   何以故。圣者转轮大王。唯谓天地。不谓天外。转轮圣王唯治人伦。不治外故。诸佛如来知十界人业因报果。此业力成天地众生。乃至成佛。谓始中终。故不同说。

 

译:为什么要有所不同呢?主管色界诸天的转轮大王所说的教法,只阐明生成天地以后的事,并未包括生成天地以前的本源。转轮圣王所说的是人世间的吉凶祸福之事,不包括还没有世界之前的事。而诸佛如来了知一切境界的业因及果报的根源(即未成天地前的一股妙气)。它就是一切业因果报的根源,是它生成了天地及血生,修持这股妙气也是众生能成佛的唯一根本。为了要包含远近深浅各个层面的意义,所以我的说法和善断人间祸福的转轮圣王有所不同。

 

   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转轮圣王误惑言耶。佛言不尔。转轮圣王。依梵天说。但治世间。上者登天。中者化仙。下者治人。不说出世。是故不说天地外法。三世诸佛导师出世。上者成佛。次成菩萨。次成缘觉。次成声闻。能出世间。能成圣位。中者登天。次登神仙。次治人闻。能治世间。能成王法。下者脱于诸畜生界。次脱饿鬼。次脱地狱。能离苦界。能生善道。是故能说天前天后因果正法。

 

译:舍利弗接着问佛陀说:“世尊啊!如你所说的,那岂不代表转轮圣王的说法误导天下众生了吗?”佛陀说:“不是的。转轮圣王的职责,是依据色界诸天形成之后的现象说法的,这是世间通用的法则,上至管理诸天,中至管理神仙,下至管理众生的法则。其职责不包括出了诸天以外的事,因此不说超出诸天以外的法则。而三世诸佛师所说的法是超脱这世间的,最高境界可以让人成佛,或成菩萨,或成缘觉、声闻等,这法能超出世间,能成就圣贤果位。中等境界能让众生主宰天界,或当神仙,或管理人间,能有效治理世界,成就王者之道。最下等的境界也能使众生起脱畜生界,或饿里道,或地狱道等三恶道。能使众生脱离苦海,而生于三善道。因此佛的说法能包括天地未生前的一股妙气,及天地生成后的一切的因果正法。”

 

附注:从以上这段可知,佛陀所说的六大,实际上就是东方老祖宗的金木水火土等五行,只是东方人用五行表示生天生地后的五气变化,另外再用无极、太极、两仪、四相等来表达未生天地前的变化,也就是分成两段,以便详细说明的表达方式,来阐述如来藏这股妙气的造化规律。而佛陀则用“空风地火水”这五个字,试图含盖从妙气的本源,一直变化到世间五行的所有过程,然后再加上一个“识”字,来提醒我们,这股妙气原来是有知有识的佛性,而不是如木石般的无知无觉。仔细端详东西方的说法,实际上都是在说明同一个本源,同一股妙气,同一个如来藏,同一个本性,实无不同。经文引证至此,已足以证明,佛陀确实说如来藏就是一股妙气,而这股妙气造化到有了世间之后,就是五行,也就是说,佛家也好,道家也好,都在修持人人本自具有的一股妙气,而这股气现在正散在身体的五脏百骸之中,这一点是准确无误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