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失落的内心》连载6:「厘清人心与道心之不同」

(2014-11-13 10:16:31)
标签:

佛学

国学

经典

身心灵

哲学

分类: 创办人著作

那么人们失落已久的「内心」究竟藏在身体何处?它应该有个位置吗?如来佛在『楞严经』卷一里说「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着,是名为心。」也有不少古圣先贤曾说过「道心四大周流无所不在」。这样看来,心好像是无所不在没有位置的,这是古圣先贤的共识。因此人们会质疑,为什么你说心是有个位置的呢?

 

是的,这两句话当然是非常正确,但也正是因为对于这两句话的片面误解,造成今日众生迟迟无法寻觅到我们的「内心」!为什么我说这是个误解呢?因为这两句「心无所不在」的话指的是已经解脱所有「烦恼罣碍」的「道心」,而不是正在受烦恼枷锁的「人心」!

 

悟透这「道心」的觉者,不论外境发生什么变化或身中升起什么感受,他们总是未曾分别、未曾取舍,总是平等无二。不只外面发生的事罣碍不了他,身中发生的感受也罣碍不了他,就连「内心」这一方寸之内的起伏动荡也了无意义,罣碍不了他!「身内」没有能罣碍他的,「身外」没有能罣碍他的,就连「心中」的发生也没有能罣碍他的。这「道心」不受任何内外位置的动荡所控制,再也没有什么动荡能罣碍得了它,它已无所不自在了。因此如来佛说一个解脱者的「道心」是「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着」的,意思是里面没有罣碍、外面没有罣碍、心中也没有罣碍,处处有真觉,无处不自在,任何地方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执着存在。因此「道心无所不在」这句话当然非常正确,也是我们终其一生所应追求的目标。

 

然而这句话用来形容正被烦恼痛苦所束缚的众生适合吗?不适合!因为众生的心是无所不执着的「人心」,而不是一切无着的「道心」!众生一想到公司的不如意,内心便罣碍着公司;想到家庭的不如意,内心便罣碍着家庭;想到某个可恨或可爱的人,内心便罣碍着那个人;身中有好的感受或坏的感受升起,内心便起了贪嗔;尤其是内心一感受到起伏动荡,更是让他久久不能自已!

 

也就是说众生的「人心」是「既执着内,又执着外,也执着心中,俱有所在,一切有着」的!因此,那烦恼罣碍的「人心」并不适合「道心四大周流无所不在」及「一切无着,俱无所在」这样的句子。

 

若我们把这究竟解脱的句子强加在初学扫心飞相的人身上,这就像我们用「武术的最高境界是没有招式的」这样的话去取笑一个正在勤练招式的学武者一样不适合。这句话让他看起来好像很内行,但在真正内行人的眼中,正足以暴露他的一无所知!然而长久以来,疏于观察者或是高谈阔论者总是助长这种张冠李戴的情况不断发生,无怪乎「修心」这件事说似简单,其实早已混淆得比登上月球还要难了!

 

 

黄庭禅网站:http://www.htz.org.cn/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黄庭禅微信公众号:neixinchan

直指人心,清净本性!

创办人心语:大道至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