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禅浅释

标签:
内心禅文化佛学本性 |
分类: 黄庭禅修 |
1.黄庭是什么?
在帝喾时有个修行人叫禄图子,作了《黄庭经》。“黄庭”究竟是什么呢?“黄”是五色之正中,比喻胸中一股精粹、敏锐无比的气;“庭”是指心头那股气所居的能量场。“黄庭”就是那股气与六根发生感应变化的场所,也就是人们情绪发生的地方,它的位置就在我们胸膛的正中,也就是人们“扪心自问”时所摸的地方。该处会接收六根所传来的讯息,而升起一些或大或小的气机感应变化,也因此让人类拥有非常丰富的情感表现。
因为这个气场感应非常敏锐,因此“黄庭”不仅是人们享受美妙情感的地方,也是众生贪嗔痴爱的情绪战场,人们早已以它为心,因此世俗的人称它为内心、心头、方寸;而道家称它为中丹田,佛家称它为心轮,儒家称它为寸衷;而禄图子用“黄庭”这两字,试图表达出人们内心的一切动荡,原来是胸中这个气场的变化而已。如此一来便让众生在修心的过程中,有个可以观照”内心”活动的具体位置,而不至沦为无处入手的窘境。这便是如来佛当时提倡“直指人心”的本意所在。然而由于这烦恼核心的位置及内涵已失传两千多年,因而使得这个”直指人心”的学问早已成为绝学了。
2.禅修返本原义
达摩祖师论辑:“见本性为禅,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假使说得千经万论,若不见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简单地说,禅境解脱乃是从照见“自性的本来清静”中建立起来的。若没有照见自性本来清静的真知真见,纵然日日焚香操琴,亦无禅境解脱可言。所以“禅修”是内求之事,这并非外在事貌功业可以取代的。
一切的功业德貌虽好,但终是在外,非本性所固有;一切敲打念唱虽好,但亦是在外,非本性所固有。修行不从本性上来努力,终究是毫无益处的。因此只有致力于照见自我心性的本来清静,方得悟入究竟的解脱之门。
而是否能照见清静本性取决于明心,明心又取决于能否照见所有烦恼真相,烦恼真相又取决于对黄庭一窍中的真知。教导众生照破黄庭一窍中的烦恼真相,恢复自性中本来的清静,这是历代圣贤解脱烦恼尘劳的唯一正路,也是“黄庭禅”这个绝学之所以存在的价值。
3.“黄庭禅”与一般禅修的不同
一般人以为情绪的祸源来自大脑的想法,而“黄庭禅”则要告诉你,真正的烦恼是来自于你对“内心一股起伏的能量”起了分别好恶的知见而已。一般人最难以平等心去看待的,就是内心那股能量的起伏动荡,因此包括世上绝大多数的禅师或心理学家,毕生所作的努力,也都只是在引导你如何转移、消灭胸中正在发生的那股动荡而已。然而人们真的有能力消灭老天所赋予你在胸中那能量的自然起伏吗?那不就像是一个渔翁想要将大海改变到没有一点波纹一样的不合理吗?而学习这些消灭、转移、逃避等方式的人,真的是想要把自己变成没有一点情绪起伏的人吗?还是只想学习如何不被胸中那点气机的起浮动静所罣碍而已呢?
我们可能嘲笑着神秀的“时时勤拂拭”,但却仍然一直走向与他完全相同的道路!“黄庭禅”并不让你走向那条错误的道路,不引导你去消灭你的情感能力,而是教您在各种情感发动的当下,如何与内心那个浮动的能量去和平共处,完全不介意它的存在,甚至可以欣赏它的到来。这项练习不仅让你可以享受到情感的美妙,也让你在这情感发动的当下,同时经验到解脱与安宁的存在。这项古圣先贤“直指人心”的绝学,将在不知不觉中,让你的朋友主动告诉你:“你真的不一样了!”
黄庭禅网站:http://www.htz.org.cn/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黄庭禅微信公众号:neixinchan。
直指人心,清净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