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活,该快乐着(1)|蔡澜

(2023-11-30 05:27:59)
标签:

转载

分类: 人生、为人、处事、佛教和文化
[转载]活,该快乐着(1)|蔡澜
蔡澜,1941年8月18日出生,中国作家、美食家、电影监制、主持人。

        人生不过吃吃喝喝——蔡生妙答网友
        @疯语者16 :如何成为美食家?
        蔡生答:首先,看见什么食物吃什么,试了才有资格说好不好吃。猪油也要吃,成为美食家,从牺牲一点点健康开始。
        @暖暖的天空:你最喜欢哪个菜系?
        蔡生答:还是老话一句。你是什么人,就喜欢什么菜系。我喜欢粤菜。
        @鸣海:蔡生,你觉得粤菜三大菜系哪个可以代表广东参加世博啊?
        蔡生答: 烤乳猪、冬瓜盅、清蒸鱼。
        @jephychan:会吃又怕胖。
        蔡生答:懂得吃的人,不会胖的。
        @Kiwi27:除了美食家,你还想做什么?
        蔡生答:开妓院。古代青楼的那种,女子会琴棋书画,不卖身。当然只是想想而已,但想了也高兴。
        @郭父:美食家和品尝师有何分别?
        蔡生答:品尝家品尝后吐出来;美食家美食后吃下去。
        @Shadowwang:想成为美食家,还要不怕胖,有什么办法?
        蔡生答: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喝很浓的普洱茶。从前的广州人,都喝普洱,很少胖子。
        @猪湖湖:爱吃辣或清淡或浓油赤酱是为何?
        蔡生答:你是什么地方长大的,就吃什么味觉的东西:四川人吃辣;潮州人清淡;淅江人浓油赤酱。
        @吖蔡:炒饭怎么炒才好吃?
        蔡生答:先下猪油,把冷饭倒入,炒到每一粒都会跳跃,这时可下蛋,蛋浆会把米粒包起来,变成金黄。
        @qlcdm:你吃过最惊悚的食物是什么?
        蔡生答:难吃的汉堡包。
        @光耳:只有一个电饭煲怎么做美食?
        蔡生答:放几块肉和萝卜进去,煲过夜,翌日就有好汤喝。白饭上放点腊味,下些酱油,亦行。方法诸多,要花心思。
        @天使之翼:怎么吃才能像你红光满面?
        蔡生答:我是天生的,三岁开始脸就红。
        @苏白水:爸爸喝酒伤身,做什么菜给他吃才好?
        蔡生答:请到药材店抓一把枳椇子,下猪骨,煲任何汤给他喝。
        @fujiyu:蔡先生吃过狗肉吗?
        蔡生答:不赞成。
        @我听说是这样的:蔡生,最好吃的炒青菜在哪里吃的?
        蔡生答:爬上高山,庙里和尚一早炒的最好吃。
        @蒙卡:蔡生,胃痛但又想吃可口的菜,煮什么好?
        蔡生答:煮豆腐。

        名副其实的面痴
        南方人很少像我那么爱吃面吧?三百六十五日,天天食之,也不厌,名副其实的一个面痴。
        面分多种,喜欢的程度有别,从顺序算来,我认为第一是广东又细又爽的云吞面条,第二是福建油面,第三是兰州拉面,第四是上海面,第五日笨拉面,第六意达利面,第七韩帼番薯面。而日笨人最爱的荞麦面,我最讨厌。
        一下子不能聊那么多种,集中精神谈吃法,最大的分为汤面和干面。两种来选,我还是喜欢后者。一向认为面条一浸在汤中,就逊色得多;干捞来吃,下点猪油和酱油,最原汁原味了。
        面渌熟了捞起来,加配料和不同的酱汁,搅匀之,就是拌面了,捞面和拌面,皆为我最喜欢的吃法。
        广东的捞面,什么配料也没有,只有几条最基本的姜丝和葱丝,称为姜葱捞面,我最常吃。接下来豪华一点,有点叉烧片或叉烧丝,也喜欢。
        捞面变化诸多,柱侯酱的牛腩捞面、甜面酱和猪肉的京都炸酱面为代表,其他有猪手捞面、鱼蛋牛丸捞面、牛百叶捞面等等,数之不清。
        有些人吃捞面的时候,吩咐说要粗面,我反过来要叮咛,给我一碟细面。
        广东人做的细面是用面粉和鸡蛋搓捏,又加点碱水,制面者以一杆粗竹,在面团上压了又压,才够弹性,用的是阴力,和机器打出来的不同。
        碱水有股味道,讨厌的人说成是尿味,但像我这种喜欢的,面不加碱水就觉得不好吃,所以爱吃广东云吞面的人,多数也会接受日笨拉面的,两者都下了碱水。
        北方人的凉面和拌面,基本上像捞面。虽然他们的面条不加碱水,缺乏弹性,又不加鸡蛋,本身无味,但经酱汁和配料调和,味道也不错。
        最普通的是麻酱凉面,面条渌熟后垫底,上面铺黄瓜丝、红萝卜丝、豆芽,再淋芝麻酱、酱油、醋、糖及麻油,最后还要撒上芝麻当点缀。把配料和面条拌了起来,夏天吃,的确美味。
        日笨人把这道凉面学了过去,面条用他们的拉面,配料略同,添多点西洋火腿丝和鸡蛋,加大量的醋和糖,酸味和甜味很重,吃时还要加黄色芥末调拌,我也喜欢。
        初尝北方炸酱面,即刻爱上。当年是在韩帼吃的,那里的华侨开的餐厅都卖炸酱面,叫了一碗就从厨房传来砰砰砰砰的面声,拉长渌后在面上下点洋葱和青瓜,以及大量的山东面酱,就此而已。当今物资丰富,其他地方的炸酱面加了海参角和肉碎肉燥等,但都没有那种原始炸酱面好吃,此面也分热的和冷的,基本上是没汤的拌面。
        四川的担担面我也钟意,我在南洋长大,吃辣没问题,担担面应该是辣的,传到其他各地像把它阉了,缺少了强烈的辣,只下大量的花生酱,就没那么好吃。每一家人做的都不同,有汤的和没汤的,我认为干捞拌面的担担面才是正宗,不知说得对不对。
        意达利的所谓意粉,那个粉字应该是面才对。他们的拌面煮得半生不熟,要有咬头才算合格。到了意达利当然学他们那么吃,可是在外地做就别那么虐待自己,面条煮到你认为喜欢的软熟度便可。天使面最像广东细面,酱汁较易入味。
        最好的是用一块大庞马山芝士,像餐厅厨房中的那块又圆又大又厚的砧板,中间的芝士被刨去做其他用途,凹了进去,把面渌好,放进芝士中,乱捞乱拌,弄出来的面非常好吃。
        至于韩帼的冷面,分两种,一是浸在汤水之中,加冰块的番薯面,上面也铺了几片牛肉和青瓜,没什么味道,只有韩帼人特别喜爱,他们还说北韩的冷面比南韩的更好吃。我喜欢的是他们的捞面,用辣椒酱来拌,也下很多花生酱,香香辣辣,刺激得很,吃过才知好,会上瘾的。
        南洋人喜欢的,是黄颜色的粗油面,也有和相港云吞面一样的细面,但味道不同,自成一格。马来西压人做的捞面下黑漆漆的酱油,本身非常美味,但近年来模仿相港面条,愈学愈糟糕,样子和味道都不像,反而难吃。
        我不但喜欢吃面,连关于面食的书也买,一本不漏,最近购入一本程安琪写的《凉面与拌面》,内容分中式风味、日式风味、韩式风味、意式风味和南洋风味。最后一部分,把南洋人做的凉拌海鲜面、椰汁咖喱鸡拌面、酸辣拌面、牛肉拌粿条等等也写了进去,实在可笑。
        天气热,各地都推出凉面,作者以为南洋人也吃,岂不知南洋虽热,但所有小吃都是热的,除了红豆冰之外,冷的东西是不去碰的。
        而天冷的地方,像韩帼,冷面也是冬天吃的,坐在热烘烘的炕上,全身滚热,来一碗凉面,吞进胃,听到嗞的一声,好不舒服。
        但像我这种面痴,只要有面吃就行,哪管在冬天夏天呢。

        用什么来下酒?
        用什么来下酒?这是一大门学问。花生米最普遍,但是我认为这是最单调和最没有想象力的下酒菜,叫我吃花生,我宁愿“白干”。
        我反对的只是吃现成的花生,偶尔在菜市场看到整颗的新鲜落花生,买个一二斤,用盐、糖、五香和大蒜煮熟,剥壳吃个不停,又另当别论。
        自制红烧牛肉,当然是上等的下酒菜,但嫌太花时间,要是有那么多余暇来准备,那花样可真不少,炸小黄花鱼、芋头蒸鹅、酱鸭舌头,举之不尽。花钱花工夫的下酒菜,总觉不够亲切。
        在庙街档口喝酒的外国水手,掌上点一点盐,也能下酒,其乐融融。家父友人黄先生,没钱的时候用一把冬菜,泡了开水干上两杯,比山珍海味更要好。
        岳华和我两人,在日笨千叶的小旅馆,半夜找东西下酒,无处觅寻,只剩一条咸萝卜干,要切开又没有刀子,唯有用啤酒瓶盖锯开来吃,亦为毕生难忘的事。
        三五知己见面,有时碰到比相约更快乐,拿出酒来,有什么吃什么,开心至极。家里总泡了一罐鱼露芥菜胆,以此下酒,绝佳。
        至于现成的东西,我喜欢南货店里卖的咸鸭肾,切成薄片,一点也不硬,又脆又香。要不然就是日笨的瓶装海胆掺鱼子或海蜇、韩帼的金渍和酱油太蒜、意达利生火腿和蜜瓜、泰帼的指天椒虾酱,最方便的有宁波的黄泥螺,都比薯仔片等高明得多。
        最近由两位舅舅处学到的下酒菜,我认为是最完美的,各位不妨一试,那就是在天冷的时候,倒一小杯茅台,点上火,拿一尾鱿鱼,撕成细丝,在火上烤个略焦,慢慢嚼出香味,任何酒都适合。
        把一个小火炉放在桌上,上面架一片洗得干干净净的破屋瓦,买一斤蚶子,用牙刷擦得雪亮,再浸两三小时盐水让它们将老泥吐出。最后悠然摆上一颗,微火中烤熟,波的一声,壳子打开,里面鲜肉肥甜,吃下,再来一口老酒,你我畅谈至天明。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