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够口儿——老话新说之二百九十五

(2021-05-14 08:45:09)
标签:

民俗文化

人生感悟

(此文已发表在今日的天津《中老年时报》上)

“说天津快板儿,得有天津味儿。要是没有天津味儿,那听着可不哏儿。”这风趣幽默的语言,想必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

老天津卫人常讲一些方言俗语,儿化韵是显著的特点之一。此前曾提到过“摆谱儿”“猜闷儿”“走背字儿”“吃窝脖儿”“接地气儿” ……今天要说的“够口儿”,也是一句流传了多年的老话。

我们知道,汉字按其造字方式可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种。“够”字属于形声,右半边“多”指的是份量大,左半边“句”指的是弯曲;合在一起表示份量大,把载体都压弯了,意即承重达到上限。这是“够”字的本义。

此外,“够”字还有不少引申义。一是数量满足,如够数、够本、不够吃、带的钱不够;二是达到某种程度,如足够资格、刚够标准、个头儿不够高;三是触及,如伸手去够东西、跳起来也够不着;四是超过一定限度以至于无法再承受,如累得够呛、可真够瞧的、这份罪还没受够等等。

而“够口儿”这句老话,应该就是在第四个引申义基础上形成的。某种意义上讲,具有到此为止、不再继续的意思。值得一提的是,当它被运用到各种不同语境中的时候,又有许多微妙的变化。

比方说,老两口在家里准备包饺子吃。大娘和好了面以后,开始调菜馅。她先放了两勺酱油,又舀起一勺盐。大爷在一旁见了,赶忙提醒说:“我看够口儿了,你还是少放点盐吧!”这里所说的“够口儿”,指的是咸淡味道正好,太咸就没法吃了。

又比如,某甲下班路过西瓜摊,觉得价格便宜就买了一个。回到家里一看还有其它水果,就打算明天再吃。妻子接过瓜来拍了拍,说:“这瓜够口儿了,恐怕放不住,得赶紧快吃。”她说的“够口儿”,指的是这个瓜已经熟透,再晚一天吃恐怕就要娄了。

上述两个事例涉及的都是吃的东西,用的东西也是一样。譬如,那栋楼房还是地震以前盖的,已经“够口儿”了,诸如水电设施之类随时都有可能出毛病。可就因为这片地方是所谓的“学区房”,居然能跟新建的商品房标出同等的价格,真是令人有些难以思议。显然,“够口儿”在这里指的是房龄太久,达到甚至超出了使用寿命。

若是再进一步去分析,“够口儿”这句老话还能运用到人的身上。爱好体育的朋友都知道,中超联赛的各支球队纷纷花费重金,引进了不少外援。尤其是在这次“新冠”疫情爆发之前,有相当一部分在英超、西甲、德甲、意甲、法甲等“五大联赛”踢过球的欧、美球员,争先恐后地来到中国淘金。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已过“当打”之年。尽管有着代表各自国家参加世界杯比赛的辉煌经历,可毕竟是岁月不饶人,巅峰时期不再,体能也难以保证。某支球队曾引进过一名即将退役的大牌球星,拿着全队最高的薪酬,每场却只能坚持踢三十分钟,五轮比赛过去竟然没能进一个球。球迷对此颇有微词,说这位的年纪“够口儿”了,可别把我们这儿当养老院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