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军事 |
最近两天,因为俄罗斯、沙特、墨西哥、委内瑞拉四大产油国没有就石油减产达成协议,国际油价一举跌破每桶70美元,创下4年多来的新低。
今年7月以来的这轮国际油价大跌,有三大背景:
一是美国逐步终结了量化宽松,美元将在明年进入加息周期,美元日益走强。全球大宗商品的定价,历来跟美元挂钩,美元升值则商品价格下跌,反之亦反。
二是美国率先实现了页岩油、页岩气开采技术的重大突破,并逐步减少了石油进口,这一技术目前在加拿大、中国也陆续实现了突破。此外,新能源技术也日新月异,以特斯拉为代表,汽车正在被重新定义,10到20年之后使用汽油、柴油的汽车将逐步消失。
三是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因为乌克兰问题,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日益加深。
也就是说,国际油价暴跌,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更有技术进步的因素。但美国及其盟国,借助技术和经济大趋势,通过石油价格打压俄罗斯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之一,石油、天然气出口是俄罗斯极其重要的经济支柱。目前,因为油价暴跌,俄罗斯的财政已经感到了明显的压力,卢布币值也不断下跌。虽然俄国央行不断加息,但仍然很难稳定市场预期。
诡异的是,正当国际社会猜测,普京可能会通过军队擦枪走火之类的事件,来刺激油价走高的时候,俄罗斯突然改变了“玩法”:开始跟美国人一起打压油价。也就是说,普京开启了与美国“共同毁灭模式”:咱看谁能在低油价时代挺得住!
俄罗斯之所以改变策略,大概是有这样一些想法:目前世界上大多数产油国,都是美国的盟友或合作伙伴,俄罗斯根本无法拉起一个同盟,通过减产保价;通过军事摩擦来刺激油价,效果有限,风险巨大;如果让油价继续下跌,一步到位,可以让卢布币值一步到位,经济迅速见底;石油价格下跌到谷底(比如50美元以下)的时候,美国多数页岩油开采企业就会出现亏损,美国人同样会感到压力;此外,低油价可以抑制中国这类用油大国开发页岩油的积极性,同样可以延缓全球新能源革命的进程。
毫无疑问,普京的想法是:老子跟你拼了,咱看谁对国内企业的控制能力强。如果油价真到了50美元以下,看看美国页岩油企业怎样来痛恨你奥巴马吧!
沙特的石油开采成本比较低,因此跟伊朗、委内瑞拉等开采成本比较高、外汇储备少的产油国想法不同。打压油价,沙特最多损失点钱,但一来可以让美国满意,二来可以抑制页岩油开采和新能源技术进步。更为绝妙的是,不限产竟然还获得了俄罗斯的支持,那何乐而不为呢?!
石油战争的格局至此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俄罗斯点燃了大火,拉着美国人共赴火场,看看谁先被烧死。火场外面,中国乐了:油价这样跌是红利送上门。所以,成品油消费税改革翩然而至。国家的意思非常明白,这利好要大家均沾,老百姓有份,国家也应该有份。根据刚刚宣布的方案,汽油、柴油每升消费税分别加了0.12元和0.14元。这样,国家一年可以增加税收400亿。
国际油价的下跌仍然没有完成,未来每桶跌破60美元是没有悬念的,有市场分析认为,甚至可能跌到每桶45美元左右。若如此,其他大宗商品也会跟随走弱。这对于中国,也将是好消息。企业原料成本的降低,会带动PPI和CPI继续走弱,为降息留下空间。
今年7月以来的这轮国际油价大跌,有三大背景:
一是美国逐步终结了量化宽松,美元将在明年进入加息周期,美元日益走强。全球大宗商品的定价,历来跟美元挂钩,美元升值则商品价格下跌,反之亦反。
二是美国率先实现了页岩油、页岩气开采技术的重大突破,并逐步减少了石油进口,这一技术目前在加拿大、中国也陆续实现了突破。此外,新能源技术也日新月异,以特斯拉为代表,汽车正在被重新定义,10到20年之后使用汽油、柴油的汽车将逐步消失。
三是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因为乌克兰问题,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日益加深。
也就是说,国际油价暴跌,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更有技术进步的因素。但美国及其盟国,借助技术和经济大趋势,通过石油价格打压俄罗斯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之一,石油、天然气出口是俄罗斯极其重要的经济支柱。目前,因为油价暴跌,俄罗斯的财政已经感到了明显的压力,卢布币值也不断下跌。虽然俄国央行不断加息,但仍然很难稳定市场预期。
诡异的是,正当国际社会猜测,普京可能会通过军队擦枪走火之类的事件,来刺激油价走高的时候,俄罗斯突然改变了“玩法”:开始跟美国人一起打压油价。也就是说,普京开启了与美国“共同毁灭模式”:咱看谁能在低油价时代挺得住!
俄罗斯之所以改变策略,大概是有这样一些想法:目前世界上大多数产油国,都是美国的盟友或合作伙伴,俄罗斯根本无法拉起一个同盟,通过减产保价;通过军事摩擦来刺激油价,效果有限,风险巨大;如果让油价继续下跌,一步到位,可以让卢布币值一步到位,经济迅速见底;石油价格下跌到谷底(比如50美元以下)的时候,美国多数页岩油开采企业就会出现亏损,美国人同样会感到压力;此外,低油价可以抑制中国这类用油大国开发页岩油的积极性,同样可以延缓全球新能源革命的进程。
毫无疑问,普京的想法是:老子跟你拼了,咱看谁对国内企业的控制能力强。如果油价真到了50美元以下,看看美国页岩油企业怎样来痛恨你奥巴马吧!
沙特的石油开采成本比较低,因此跟伊朗、委内瑞拉等开采成本比较高、外汇储备少的产油国想法不同。打压油价,沙特最多损失点钱,但一来可以让美国满意,二来可以抑制页岩油开采和新能源技术进步。更为绝妙的是,不限产竟然还获得了俄罗斯的支持,那何乐而不为呢?!
石油战争的格局至此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俄罗斯点燃了大火,拉着美国人共赴火场,看看谁先被烧死。火场外面,中国乐了:油价这样跌是红利送上门。所以,成品油消费税改革翩然而至。国家的意思非常明白,这利好要大家均沾,老百姓有份,国家也应该有份。根据刚刚宣布的方案,汽油、柴油每升消费税分别加了0.12元和0.14元。这样,国家一年可以增加税收400亿。
国际油价的下跌仍然没有完成,未来每桶跌破60美元是没有悬念的,有市场分析认为,甚至可能跌到每桶45美元左右。若如此,其他大宗商品也会跟随走弱。这对于中国,也将是好消息。企业原料成本的降低,会带动PPI和CPI继续走弱,为降息留下空间。
前一篇:卖房炒股票?小心被洗劫一空!
后一篇:存款保险,你只需知道10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