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互联网并购市场,马云独领风骚。在十大并购中,阿里独占4席,而腾讯只有1席。但进入2014年,腾讯出拳显然更猛:在入股大众点评网之后,又跟京东传出“绯闻”。
“绯闻”有两个版本:一是腾讯将其电子商务网站易迅网注入京东,换取京东6%的股份;二是腾讯将易迅网注入京东,向京东输送流量,但获得的是京东20%股份。
对于目前媒体的报道,腾讯跟京东并没有做出证实或者否认,但我认为这种联合可能性非常大,而且如果成真,将对阿里巴巴构成重大打击。我的分析如下:
1、腾讯联手京东,将改变电商现有格局。
目前位居前十的电商及其市场占有率分别是:天猫50.4%、京东20.7%、苏宁易购5.7%、腾讯5.4%、唯品会2.6%、亚马逊中国2.3%、当当1.9%、国美电器1.7%、1号店1.6%、凡客诚品0.8%。
如果腾讯联手京东,注入的资产就不应该仅仅是易迅网,还应该包括QQ网购等一系列电商品牌,腾讯没有必要再保留自留地了。这样,新京东静态的市场份额就达到26%,不仅将身后的苏宁易购、唯品会远远甩开,距离天猫的“王位”就更近了。
2、京东剑指阿里巴巴,腾讯要灭掉支付宝
腾讯和京东,谁“爱”谁更多一点?我想是京东更需要腾讯。我们知道,在去年、前年的移动互联入口之争中,京东远远落后,其APP连超级应用前20名都无法进入。在移动智能终端时代,如果不能有效提升流量,对电商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当当就是前车之鉴。京东的优势主要在线下,它有自己的物流体系,如果引入腾讯的流量,那对马云来说真是实质性的威胁。
如果腾讯真的牵手京东,无疑可以明显提升京东的估值水平,这对于即将在美国上市的京东非常有利。而京东借力腾讯的巨大流量,抢在阿里巴巴之前上市,又可以明显降低阿里巴巴的估值水平。在上市时机上,阿里巴巴落后京东,显然是一个很大的失误。
再看腾讯,马化腾虽然手握中国移动互联时代最大的入场券,但目前这种优势只能通过游戏兑现,其他的途径并不多。微信现在人气非常旺,如果不迅速商业化,只停留在社交功能和媒体功能上,政策风险比较大,新浪微博就是前车之鉴。如果娶了京东,微信商业化就多了一条新路。马化腾的算盘非常清楚:我帮助你刘强东搞出第二个阿里巴巴,但第二个支付宝是腾讯的,是我的财付通和微信。
3、马云马年开局不利
我在此前的文章中分析过,2013年是马云的“心慌意乱之年”。由于意识到自己在争夺“移动入口”上落后,马云大手笔收购,投入将近100亿元人民币,分别参股或控股新浪微博、青岛海尔日日顺物流、高德地图、天弘基金。今年一开年,马云宣布再投入11亿美元,将高德地图100%股权全买下,为打造“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做准备。
此外,今年年初还传出阿里巴巴有意入股奇虎360,虽然两家公司都矢口否认,但我认为最终实现合作的可能性非常大。中国互联网一直有“三大三小”的说法,“三大”是腾讯、阿里、百度,其市值都超过600亿美元,“三小”是京东、奇虎、小米,其估值在100亿美元至350亿美元之间。从业务上看,京东死磕阿里巴巴,跟腾讯、百度没有大的冲突,所以京东是腾讯天然的朋友;奇虎死磕百度,并经常骚扰腾讯,但跟阿里巴巴没有核心利益之争,所以奇虎是阿里天然的朋友。雷军在小米手机里预装了很多针对腾讯、阿里巴巴的暗器,因此未来适合跟百度合作。
有人猜测,下一步马云也许会全面收购新浪微博,至少增加持股比例,而新浪也有意拆分微博上市,这将是2014年马云的又一可能发力点。
即便马云参股奇虎,控制新浪微博,在“来往”上投入巨资,但他在跟马化腾的竞争中仍很难占到便宜。腾讯在社交软件、游戏上的地位目前无人能撼动,奇虎的周鸿祎虽然勇猛程度不下于刘强东,但他主要是百度李彦宏的麻烦,而不是马化腾的麻烦。相反,腾讯在应用分发、移动终端安全的不断发力,以及通过搜狗在搜索领域的搅局,反而随时制衡着奇虎。
所以,到目前为止,马云的拳头只能让马化腾伤及皮毛,但马化腾如果联手京东,则会让马云受到实质性的内伤。
4、马云的另一个风险
其实2014年马云还有一个巨大的风险,就是余额宝们做大之后,开始明显分流股市和银行的资金。受到冲击的传统金融业,肯定会呼叫政策保护,这两天一些极端言论已经开始出现,而发言者竟然还是一些有头有脸的人,他们拿“风险”相威胁,要求政府取缔余额宝们。如果政策趋向保守,损失最大的显然是阿里巴巴,不是腾讯和百度。
至于百度,目前在“三大”之争中逐渐落后,其市值只有腾讯或阿里巴巴的一半左右,面临着京东的逼近。而李彦宏豪赌的,依托百度地图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一开局就遇到阿里巴巴和腾讯的近身肉搏。
2014年中国互联网的大戏,注定很有看头。(本文作者:天天说钱;微信公众订阅号:tttmoney;欢迎转载,但请务必保留署名)
(“天天说钱”微信公众订阅号免费为你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你可以在“微信--通讯录--订阅号”里,点击右上角加号,搜索“天天说钱”加关注。或者扫描“天天说钱”新浪博客头像里的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