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熊三牛一操作总结

(2015-04-28 11:46:14)
标签:

股票

分类: 夜灯下的思维碎片

雪球上已经有人提“牛三”了,原因是石化双雄涨停。“权重收官”,是牛三的最大特征,不过不要忘记,去年11月银行股发疯,那也是权重股喔。我不是不赞成现在是牛三,而是不赞成因为石化涨停而判断是牛三而已。

 

当然,大多数人还是习惯于“牛二”,基本上没有人会怀疑是牛市了。当没有人怀疑是牛市时,熊三牛一就过去了。所以,有必要对这一阶段做做总结,并猜猜(不敢用“展望”)接下来的剧本。

 

如果将2014312日上证最低点作为这波牛市的启动(当然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如果按网上著名的牛市六阶段来划分,那么第一阶段应该是小盘涨),目前持仓股票大部分跑赢大盘(112),整个资产组合却大幅跑输(89%123%)。一方面是所选的股票跑赢大盘,一方面是整个组合大幅跑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悖论呢?原因千万种,概括起来不外乎:没有满仓;一开始持有太多中小盘,在下跌过程中卖掉了,等到它们大涨时却没我份;一开始大盘股太少,等到这些股票涨起来才买入,买入之后它们不涨了。总之一句话,不合时宜。

 

以上几个原因应该没总结错,但如果照此去继续思考,就会很容易陷入“后视镜“的误区,得到的结论也多是刻舟求剑。我们不能用后视镜看问题,来思考下一次我们应该怎么应对,比如,下一次,我就早早地满仓,早早地加券商。牛市在怀疑中来,你总得且看且行,这本来就是熊三牛一的最大特征,没有带着怀疑牛市的心态来回顾这一段历史是不合理的。所以,以上几点确实是造成悖论的因素,但回到当时的且看且行的市场环境下,它们并没有太多不妥之处。

 

那么让我们回到一年前,或者一年半以前。我们是怎样的一种打法呢?忽略牛熊,一心只买便宜股。如果市场有所回暖,那就在当前的市场温度中买便宜货。这是一种穿越牛熊的打法,即使是在牛市,我们也是将极底扩展为回升后的第一个平台、第二个平台。说白了,买入的心法是安全,这是穿越牛熊的。

 

但另外一个问题是,在某个市场阶段,如果面临多只便宜股,那如何选择哪只买入?这是一个布局的问题。比如说,一年多前大盘股比中小盘要便宜很多,那是不是都买大盘股呢?如果脑袋不会转弯,自然是得出这个结论。当然我们脑袋还是会转弯的,我们说,要均衡配置。最基本的配置是,小盘成长股25%,周期波动股25%,稳定增长股25%,现金25%,然后再根据市场形势动态调整。再后来,我们说,大盘股便宜了这么久,可以考虑多配置一些。但注意,当时配置的周期波动股,并不是为了作为熊三牛一的先手。当时我们买入的理由,一是便宜了这么久,大盘股可能估值回升,二是拐点不远了。第二个理由是非常重要的,同样是买便宜货,如果你是因为拐点不远而买,那是忽略牛熊的打法,但如果你买入是作为先手,那是不用考虑拐点的,你就看着哪个市净率低,市值小买入就行了。

 

回头来看,之前的均衡配置、动态调整是一种朴素而实用的打法,不过缺乏纲领性的指引。第一个纲领性指引是牛熊地图,第二个纲领性指引是先后手。

 

在这里,我们也不宜过多关注“术”层面的策略。之所以把牛熊地图吸收过来,不止是因为上上次它灵、上次它灵,这次它也灵,而在于,这套理论西方国家在很久之前就总结出来,后来才传过来中国的,也就是说,古今中外都适用,因为它背后的逻辑是人性。

 

而使用“先后手”时就要更注意了。比如说,2007年那一轮牛市,一开始先涨的是小盘股,这一轮涨的也是小盘股,你可以说小盘股就是先手么?香港的小盘股可是最后才涨的。所以,哪个品种是先手,哪个品种是后手,下一个轮回可不一样,不能生搬硬套。

 

因此,我们只能说,以后我们在布局时,要先考虑市场现在处于什么阶段,针对特定的阶段,去布局先手。当然,这只是锦上添花而已,我们的大部队,还是应该采用忽略牛熊,只买便宜货的打法,以为自己的误判留下后路。

 

从目前来看,低市净率的股票作为先手是比较合理的,原理就在于熊三牛一的口号就是消灭低价股。在操作策略上,注意到一旦牛来了,是几乎所有低价股都会被消灭的。这个特点使得我们应该采用组合的观点。不要拘泥于在一只股票上赚太多除非它很明显出现拐点。因为你在当前是无法知道它的上涨是因为牛来了还是因为正常的价值回归。所以,某一只股票,如果它涨有个30%50%,就可以考虑卖光它,然后把这部分资金布局到另外一只更低的股票上,只要保证作为一个组合,“低价股”有足够的头寸就可以了,这样动态地看,牛一来,整个组合都可以分享到可观的利润。这样做的好处是进可攻退可守。牛不来就等拐点,拐点不来就等估值回归,防止这部分仓位一直半死不活。

 

券商作为先手也是比较合理的,原理是牛市不来,券商就在低潮;牛市一来,券商就超级反转了。但如果光是这样,不足以让券商作为先手,因为其它反转股也可能创造和券商一样的涨幅,为什么一定选择券商呢?这是因为,券商的确定性强,牛市一来,它一来是价值回归,二来是拐点出来,三来是大众疯狂,整个版块都会有可观的利润,这比从其它股票中沙里淘金要容易多了。

 

讲完了先手,接下来讲讲后手。后手的策略是,多准备几个后手,比如大券商是小券商的后手,银行是券商的后手,石化是银行的后手,茅台是石化的后手。当然,世事如棋局局新,我们不能机械地将某类股票定义为后手,只能是且看且行,重要的是,多准备几个后手,这样万一接不上,还可以跳着换。

 

回到最初的悖论:一方面是所选的股票跑赢大盘,一方面是整个组合大幅跑输。如果采用牛熊地图的视角来看,可能就更好理解了。打个比方,当你在公路上开车,前面迷雾重重,为了防止前面出现急转弯、追尾、公路上有大石头,我们当然不能开足马力,这个时候,注意安全的司机开得比其它司机慢,开得比全程的平均速度慢,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是等到迷雾消失之后,我们要加大马力赶路,这个时候,即使是前面有小小的坑坑洼洼,我们也不必减速。

 

只要你开的是好车,只要你的技术过关,从全程来看,你会比大多数人快得多;分阶段来看,在迷雾阶段,开车的速度就是要慢点,在晴天阶段,开车就是要快些。因此,不要因为前一阶段开得不快而懊恼,也不要在后一阶段患得患失地去回避路上的坑坑洼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