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雪球上十分热闹,各大门派华山论剑,决战光明顶。就我理解,投资在很多方面是反人性的,灵活机动往往比不过偏执狂,所以绝大多数大V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不会很好相处。就拿捂股来说吧,如果一个人能把捂股捂到极致,只要他选股的能力不要太差,我想他的收益是不会太差的。不过,这种偏执的思维方式,在投资中是优势,在生活中却很有可能成为劣势。
我们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投资者。如果做人做成这样,年化收益率100%又有什么意义呢?
读《老子》,其中有这么一段: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这一段好难,那字都好多打不出来,COPY百度的。我大概的理解是,做人呢,要像秋天里的风,或者冬天里的阳光。秋天里的风,我是说广东地区的秋风,不是指雷锋说的那种秋风扫落叶的萧瑟。就是吹到脸上,凉而不冷,不用担心感冒,像我有鼻炎的,也不会因此发作,很舒服;冬天里的阳光,哈,晒在身上暖暖的,又不太热。
我确实遇到过这样的人,熏陶了30几年,还没开窍,没办法。不过近两年,我也见到了一个以前风格跟我很像的,成功转变成这种风格的,甚好。
反观我以前的一些观点和做法,其实并没有错,不过呢,就是四个字:不合时宜。这确实是门大学问,比如说吧,我这人负面情绪比较重,凡事喜欢把好的一方面过滤掉,留下坏的一方面。按说,我说的也是没错啊,那坏的方面确实存在的,但久而久之,这人就变成一个坏面情绪的集合体,面目可憎。
这几天遇到一朋友,也是负面情绪的集合体,经常会觉得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比如这次他指着春晚节目跟我说,你看这春晚,有什么好看的,这人啊,都黑黑的,每年没什么新意。我一看,正在播出的是莫文蔚演唱,她的皮肤确实不好看,但是,咳咳,这不是她的问题,是你家电视机的问题啦。现在电视机都很先进,特别像什么乐视什么的,一放出来,好看到感觉有点不真实,而这人从不接触新事物,家里的电视机是几十年前的,放映效果可想而知啦。
所以,负面情绪是会形成负循环的,由于对新生事物的偏见,导致几十年不换家电,从而分辨不出差劲的放映效果;由于对春晚先入为主的偏见,导致了对于特别差的画质,没去想这是电视的问题,还以为是春晚的问题。
《幽游白书》里边的躯,格斗很强的一个女的,结果比武大赛却输了。作者的解释是,她无法发挥她的真正水平。这事挺玄乎的,不过是有一定道理的。
格雷厄姆说:"就理性投资而言,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
童话故事里讲了,兔子跑不过乌龟,但我希望做一只有乌龟精神的兔子。骨子里是只乌龟,外观上是只免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