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心情倒是不错,如果想写一写,估计可以一天一篇,不过还是算了。虽说投资是生活的寄托,我还是不想把太多投资之外的事放上来,还是说说投资吧。
跌就了骂,涨了就骄,人性也。所以我还是比较赞同苍老师的处理方式,首先将自己的书定位为“进阶”读物,这样一来直接把我这种小白排除在外,我想去骂他也不知从何骂起。辛巴嘛,虽说在投资层面上能兼容并包,不过我觉得他应该是个容易受伤的男人,这粉丝数一上去,有一天生气了,不玩了,损失的还是粉丝。
我把现在定位为一个牛市,这是大前提,以下的讨论都以此为出发点,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就如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没人能证明,但你相信了,才能有二加二等于四,才有数学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对于这一点,我只能说,万一不是牛市,我也顶得住。
下跌了,跌了,跌了,然后有现金的人就喜大普奔了,手痒痒想补仓。有现金是对的,时刻保持有现金非常重要,但是,现金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不在于补仓,而在于稳住心态,我今天看雪球,有人写张飞和三个锦囊的,就是那个意思。所以,如果现在庆幸有大把现金的,我真不觉得是合理的,除非你的现金是在高处减持的。同样道理,现在有大把医药股的,我也不觉得是合理的,除非你的医药股是在前期券商股换过来的。《庄子》讲过猴子的故事,朝三暮四,或朝四暮三,一样一样的。
在几年前,就从辛巴的博文中“知道”了,牛市前期周期股机会大,然后是超大盘周期股,然后是稳定增长股。我初步判断,不仅从整个牛市来看是这样的,如果从中期来看,在每一阶段,也是周期股,超大盘周期股,稳定增长股,交替着来。就比如现在,我相信应该还没到稳定增长股集体发威的时候,但是在这个调整节点,周期股都歇菜了,而稳定增长股放光芒。
理论上说,最优的策略就是前段时间拿券商,然后等到年初大家都说要调整时(当然当时也有大量声音说会创新高)换成医药。不过这个也太难了,臣妾实在是做不到(当然四成道长做到了,太厉害了)。所以,我只能立足于,只着眼于整个牛市,现在还是周期股的天下,所以还是按此思路去布局。
最理想状态,就是在券商银行保险还没起来时就重仓介入,然后就闭着眼睛睡觉,等到差不多了,换下稳定增长股,然后过段时间就撤了。比如
@锐贝儿,上一次牛市就是这样操作的,全程重仓,先后换了两次,持三只票。
当然,“成人世界并不像童话,王子公主很少喜剧收场。”我看《康熙王朝》,康熙因为党争问题郁郁不乐,孝庄太后跟他说,党争是不可能消除的,无能的君主为他所害,聪明的君主则会利用党争,只要将党争控制在不出大问题的范围内,就可以了。
同样道理,要完全踏准节奏,是不太可能的。如果前期布局不合理的,就要利用市场的调整、轮动机会,去化被动为主动。
同时,我们要时刻记住,调仓、补仓,那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而不应该手痒痒,到时寻觅机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