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韩庆伟的博客
韩庆伟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13
  • 关注人气: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十四论商业经营》414

(2022-04-19 05:57:07)

                 《五十四论商业经营》414 ——TPS(丰田生产方式)经营模式所要牢记几点忠告    

九、记住要边思考边做事;   

  全部按照书本或别人的指点去做,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切记“纸上谈兵”的教训,无论是什么级别的职员,都要有去生产一线的欲望和经历。我看了这本专讲“丰田生产系统TPS”一书,通篇没有“质量”、“品质”、“信誉”几个字。经过自己的思考,发现如果真把TPS吃透,并运用到实践中,自然就会有“质量”、“品质”、“信誉”了!

十、学会跨界思考只有如此才能适应市场竞争;

    比如一次我看《启功讲书法》电视节目里面说了,在书法练习或创作时,手指使劲握笔管是错误的。清朝书法家包世臣也说“欲捻碎笔管”是错误的握笔方法,因为你用力把笔管捏死了,连带着你的腕、臂、肩都死了,这样反倒写不好字了。以前我看电视节目中一名专业木工讲解了手锯(钢锯)的使用方法:锯齿向前,运动要轻,主要作用力是在锯条前行上,在往回拉是要轻、要快。我从书法握笔中引申到手部握手锯把手时也不能太用力,如果手部太用力了,锯条和待锯件接触点就力量太大了,反倒是容易出现断锯条或卡死现象。手部握力小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在运动中化解掉手部和钢锯间的应力,这有点像中国古木建筑中榫卯构件相互化解应力一样,这就是“跨界思考”也叫“举一反三”的最好运用。

十一、作为上司任何时候都要以身作则;     部下谁都不愿意跟随只说不做的上司,这一点类似当下流行语:“打铁还需自身硬。”

十二、模仿之后必须创新(仅靠模仿永远不能成功);

    因为时间不会停下脚步,一直在流逝。在商业竞争中,同样时间也在流逝,如果仅仅单纯模仿,是无法在商业竞争中胜出的。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 “刻舟求剑”:任何人类组织行为就好比是那只船,治理方法就好比是那把宝剑。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条件下,两者是契合的,没有缝隙地结合在一起。可是任何事情的发展就好比船只一直在前进一样,原先的方法(宝剑)要是没有变化而一直在原地不动的话就会慢慢过时了,不管用了。等船只走到岸边,宝剑却还在原地,你按照船板上的老记号下水捞宝剑可能捞得着吗?

十三、不要沉迷于过去,多想想未来;      过去的荣耀并不是未来的护身符。

十四、不要心存负面想法;       负面想法很容易让人误入歧途,心理学中有“框架效应”:同一信息的不同表达方式会激发人们不同的情感。 如,医生对病人家属说:“术后一个月,该类病人生命存活率是90%”要是换种说法:“术后一个月,该类病人的死亡率是10%”;虽说二者是在说明同一道理可是明显病人家属情感上更喜欢第一种说词。    又比如面对一名正在减肥的女士,饭店服务员对其推荐一道凉菜,说:“美丽的女士,这道菜有90%不含有脂肪。”和“美丽的女士,这道菜有10%含有脂肪。”从情感上来讲,女士更喜欢前面服务员说的话。    同样,如果我们日常工作中有负面事件或者员工本身有负面思想,都会严重影响个人及其它人的工作,此点不可不被重视!

十五、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不要被别人的眼光或评价所动摇;   

  比如中国1978年经济改革开放。当时改革者的所作所为被“保守者”讥为大逆不道、不可理喻,可正是这几十年的经济改革开放让中国脱贫人数达八亿人!

十六、既然迈了步,就不要再回头;

    心存“差不多”的想法,永远无法成功。“大概”、“也许”等词语不应出现在日常工作中,其中道理每个人都懂,关键是“一步一个脚印”去做。

十七、不要暗地里浪费,一定把浪费公开出来;   

  ——此条可参阅第八条。

一位日本企业家给好企业下了定义:

1.自己员工觉得我们是好公司;

2.顾客觉得我们是好公司;

3.供应商觉得我们是好公司;

4.社会觉得我们是好公司;

以上四条与孔子的“近者悦,远者来。”是否如出一辙?    

“我以前写的无论是西方的商业经营实用管理法还是东方商业经营哲学管理法,并不是读几本书或写几篇小文章,甚至是写出条理清晰的论文就说自己找到商业经营真谛了,也找到让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捷径了。在根据不同人群选择不同管理方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坚持”,所谓的下笨功夫也是在说“坚持”。”——《五十二论商业经营》411——浅论突破商业经营行为中“怪圈”之关键点    

这两篇小文章的骨架是我在别人书中学来的,可是每一条的分析又是自己思考得来的。向别人学习是好事,可是不容入自己的思考就是“死读书,读死书了!“    

在中国古代“五胡乱华十六国”时期中比较著名的前秦符坚和后赵石勒非常像,二人都算是比较贤明的“君主”了,可是都失败了,为什么?因为他们都向慕汉文化,想学习汉文化。就像北魏拓跋宏一样,可是这些人都忽略了时间这一个关键因素。因为要想学习一种新的文化不是简单抛弃自己的原有旧文化那么简单 ,既不能一切以对方文化为本,也不能彻底抛弃自己的文化基因,关键是要融合,不能急,否则就是新的没学着,老的又都丢了——“邯郸学步”——商业经营也是同一个道理。   

  可以说自古以来,人类的商业活动均是一套系统行为。当商业活动上升到人类文明流通范畴时就不仅仅是赚钱那么简单了。我们总说“以人为本”,当企业更多的承担社会职责时,才能体现出企业更多的价值,这也是商业经营行为的真谛。(完)        

                                                       2022.4.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