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十三论商业经营》413

(2022-04-09 06:09:04)

                   《五十三论商业经营》413 ——TPS(丰田生产方式)经营模式所要牢记几点忠告    

一、不要被危机吓倒;

    “危机”等于“危险”加“机遇”(详见本人拙文《有关“危机”的个人粗浅认识》370)

二、要全员参与,团队精神有其巨大能量;

    “团结就是力量”对于今天的我们并非只是口号,只要灵活运用也可转化为生产力!

三、企业经营的关键是以人为本;

    这里面的人包括人员和人才。有关人才请详见本人拙文《五十一论商业经营410——关于中国人民民主之“储备人才”在商业经营行为中的重要性》     又,百里奚在虞国是一个愚人,到了秦国就成了智者。(百里奚是春秋虞国人,在虞国时只是个奴隶。但后来秦穆公看重百里奚,用五张羊皮将其换回,重用为大夫,时人称其为“五羖大夫”。)     豫让在中行氏,只能苟且偷生,到了智氏,则名节显著。(春秋时期,晋国人豫让本是范氏、中行氏家臣,但不被重视,只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但他到了智伯手下后,智伯代他如国士。等智伯灭亡后,豫让历尽艰辛为智伯复仇。留下名句“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     百里奚与豫让的典故告诉我们,不仅要及时发现人才,还要将其放在最佳位置上。

四、智慧比知识更重要;

    无论是要达到目标还是解决问题,有时智慧比知识发挥的作用更大。热播电视剧《心居》里,有关顾磊死亡一事,顾清俞的错误之处是插手别人的婚姻生活了,那怕那是自己一奶同胞弟弟的婚姻生活也不对。她就属于典型的有“知识”没“智慧”(有“智商”没“情商”),这让我联想到有关诸葛亮对于别人“家事”的处理(刘表有儿子刘琦和刘琮,其中刘琮娶继母侄女。故继母喜刘琮,再加上刘表小舅子和外甥,三人天天在刘表面前赞美刘琮而诋毁刘琦。刘琦由此恐惧,求计与诸葛亮。刚开始诸葛亮拒绝出计,因为他不想卷入别人家事。有一天,刘琦骗诸葛亮上阁楼看藏书,悄悄命人撤去木梯。说:“先生今天的话上不接近天,下不接近地,出您口,入我耳,不会被别人听到,请先生说吧。”诸葛亮无奈说:“你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吗?”——春秋时期,晋献公的继妻想立自己儿子为世子,就诬陷原世子申生欲毒杀父亲。申生自杀,重耳出逃,二十一年后,重耳回国继位为晋文公。意思是让刘琦远离中央,刘琦遂向父亲请任地方官职。在此事中诸葛亮最开始是拒绝发表意见的,要不是刘备为刘琦求情以诸葛亮的情商绝不会插手此事的。但是此条应该按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五、对于浪费现象,发现一个消灭一个;        “涸辙之鲋”——在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鲋鱼(鲫鱼)。 (有一天,孟子发现家里的米缸见底了,就去找老朋友徣米下锅。老朋友是一名管理税务的官员,他借口说自己也很困难,等到以后收到税金一定借给孟子。孟子就讲了一个故事:“我来时,在一条小小的车辙里看见一条鱼。鱼对我说,我被困在这小水洼里,您能不能给我一桶水让我活下去呢?我说,我正在去南方某某人家的路上,那地方有很多水,等我回来了,一定给你带桶水。那条鱼生气地说,等你从南方回来,我都变成鱼干了!孟轲我现在就是那条鱼啊!”)我写这个小故事就是想说看见或发现浪费现象要及时止损,要是拖延时间可能会遇见更加严重的后果。

六、切勿小看小额节约;

    刘备临死前教育儿子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节约也是,不要觉得大企业就可以忽略小浪费,任何小浪费让每个员工都觉得它小,所以每名员工都觉得可以浪费。这样的小浪费就会由少变多,一旦积累起来,并且常年累月的积累,最终就会变成巨额浪费!

七、任何改善都是在实践中完成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八、不要害怕工作中的失误;

     此条也可应用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对待小安全事故、安全隐患中——详见本人拙文《四十二论商业经营  350 ——论企业(工厂)安全管理的基本理念和真谛》     有一个案例:一对夫妻都是大学教授,对于自家小学生有针对性非常强的教育理念。夫妻俩不允许儿子用橡皮擦掉错误作业,发现错误后作出标记,另起一行作出正确答案。这样虽然作业本不干净、美观可让儿子增强了对错误的记忆力。     对员工易犯错误处标出醒目提醒,并非不近人情行为!                                                              

2022.4.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