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坛的故事 | 市长儿子谋杀梅兰芳

(2015-03-20 11:03:03)
标签:

历史

文化

作者:杂了咕咚

http://p1.pstatp.com/large/2529/1261879614市长儿子谋杀梅兰芳" TITLE="地坛的故事 市长儿子谋杀梅兰芳" />

56、1918年5月,京兆尹向内务部申请在地坛筹办京兆养济院。京兆尹是个官职(这个官职从秦朝就有了,历史悠久,可以申请世界非遗了),类似于北京市市长。当时的京兆尹是王达,知道他的人也许不多,但他的儿子王维琛,却是当时名噪一时的人物。下面是八卦时间:王维琛的女神是名伶孟小冬,所以他单相仇(单相思的反义词,呵呵)梅兰芳。把自己弄疯的小王,打算亲手杀了梅兰芳。

57、1927年9月14号,法学肄业生王维琛,绝望中持枪来到了梅孟二人的住所。那时候,防范意识没现在那么强(现在我连对门住的人都不认识),何况主人家是演艺届的嗨蔓儿,追星族见多了,陌生人来串门也不算少见,所以王维琛没遇拦阻就进了屋。像是溺水之人的最后挣扎,没有任何脑电波活动的“王命徒”径直到了客厅。这里就不展开了,剧透下,后来是持枪绑架杀人的路子,最后王被击毙了。

58、地坛:八卦之后更精彩,接着说地坛。京兆尹王达开办京兆养济院的申请通过了。接着就是养济院的院长人选问题。这时候,有个人自告奋勇,是青岛高密县人侯芝庭。提起青岛高密县,不得不插一句,这里是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家乡。侯芝庭是王达在高密县当县知事(就是县长)的时候相识相知的。这里还有补充几句王达。虽然他儿子对社会的贡献不大,只贡献了些八卦。但王达在高密县做县长的3年左右的时间里,做了个尽职的好官。最突出的是救灾和教育两个方面。他经常出现在灾害第一线,在风雨中指挥抢险。而且他本着教育救国的理念,高薪聘请名师,所建的高密中学,无论软硬件哪方面,在当时名列全省前茅。办学水平可以概括为:山东中学哪家强,就找高密中学堂。

59、王达的气节也好。虽然他留学日本 (在东京早稻田大学读书),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后来的日伪时期,他一直没有失去一个中国官员的尊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日本在胶东寻衅滋事乱抓村民,他据理力争,从日本军队手里要回了被拘押的村民(后来到二战时期,他已退出政坛,日伪政府希望他出任芜湖维持会会长,被他拒绝)。正是由于王达在高密的突出政绩和口碑,1915年9月被当时的总统袁世凯直接调任为京兆尹。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努力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事实还告诉我们,金子之所以发光,还要有其他金子在它周围。王达的父亲曾是袁世凯的亲信。当然,首先自己得是黄金,起码是黄铜,才能发光。如果是黄屎,就只能发味儿了。

60、忧国忧民的王达还是算金子的。要不他也不会在袁世凯倒台(1916年6月)以后,又做了4年北京市市长。正是在高密县的这段仕途,让王达了解了侯芝庭,并且对侯芝廷同志(都是同盟会的)的做事做人有了充分的信任,并请侯芝廷担任了高密中学堂的校长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执行CEO,两人的合作非常充分。所以,王达就任北京市市长的时候,也带上了侯芝庭,打算让他跟自己一起成长。他希望侯芝庭能在京任职,为政府做事。但侯芝庭有自己的想法,当听说要在地坛筹建京兆养济院时,他便向王达提出了想负责养济院的想法。开始王达觉得这是大材小用,但看到侯芝庭态度坚决,也就同意了。

如果你喜欢这位作者写的东西,长按图片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奖励他吧:)

http://p1.pstatp.com/large/2524/8136298099市长儿子谋杀梅兰芳" TITLE="地坛的故事 市长儿子谋杀梅兰芳"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想看轻松有趣的历史?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想知道历史中的各种稀奇古怪?关注我就对了。你还可以通过网易云阅读、腾讯新闻客户端、zaker、鲜果、flipboard多种形式搜索订阅时拾史事。投稿请发historytalking@outlook.com

http://p2.pstatp.com/large/2530/517246549市长儿子谋杀梅兰芳" TITLE="地坛的故事 市长儿子谋杀梅兰芳"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