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备课之《认识线段》

分类: 教育随笔 |
一、教学目标:
一、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
二、 教学难点:学会判断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三、
教具学具:线、正方形的纸、尺子。
四、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1.(出示一根毛线,放在老师手心)
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毛线)它是什么形状的?(弯曲的)如果老师想把它变直,你有什么好方法?(讨论交流)
2.(一学生上台演示毛线变直的方法,其余学生观看。)
(手指着台上学生手中的毛线)提问:看!这条毛线变直了吗?他是怎么做到的?(引导说出:用手捏住毛线的两头,把线拉紧,毛线就变直了。)
3. 讲述:用手捏住线的两头(一边讲述一边手指着线),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就叫线段。(板书:线段,并齐读。)
二、动手操作,认识线段
1. (教师手指着学生拉出的线段)提问:小朋友们,线段是什么形状的?(板书:直的)
2. 讲述:手捏住的这两头是线段的2个端点(边讲边演示)。(板书:端点,并齐读。)
追问: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2个)谁来指一指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
3. 提问:小朋友,现在你知道线段是什么样的吗?(引导说出:线段是直的,它有两个端点,并且组织全班齐读。)
4. 谈话:请小朋友们拿起桌上的毛线,让我们一起拉出一条线段,再同桌合作,互相指指线段的2个端点在哪里。(学生操作)
5. 教师用毛线拉出不同形状的线段让学生辩一辩。
6. 出示“想想做做”1,说说哪些图形是线段,为什么?
1. 谈话:小朋友们,线段是什么样的呀?如果老师想画一条线段,你觉得用什么工具比较好?为什么?
2.讲述:画得时候,我们用左手牢牢地按住尺子,不让尺子产生移动,然后铅笔贴着尺子的边画一条直直的线!(边讲边画)
3.提问:这是一条线段吗?为什么?(得出:线段除了是直的,它还有两个端点。)你认为端点应该画在什么地方?谁来指一指?
讲述:数学上我们通常用2条小竖线来表示2个端点。(边讲边画)
提问:现在老师所画好的这个图形是线段吗?为什么?请你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一条线段,同桌互相检查。(动手画线段)
1. 讲述: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比如数学书封面的这条边可以看成线段。(边讲边指)直尺的这条长边也可以看成是线段,谁来指指它的2个端点在哪里?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是线段,请你找一找,说一说。(集体交流找线段)
2. (出示一张正方形纸)讲述: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正方形纸?你能在这张纸上找到几条线段?这张纸上还有其他线段吗?(学生说一说,议一议)其实我们可以把这张纸左右对折(边讲边折)就能得到一条折痕,你发现了什么?(折痕也是一条线段。)指一指端点在哪里?请你照着老师的样子折一折。(学生动手折)
3. 你能折出比刚才那条折痕长的线段吗?(学生动手操作,交流展示。)再请你折一条比第一条折痕短的线段!(学生动手操作,展示交流。)
4. 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我们不但折出了比第一条折痕长的线段,还折出了比第一条折痕短的线段,通过折一折,你有什么发现?
5.
小结:通过折一折我们发现有的线段长,有的险段短,线段是有长有短的。(板书:有长有短)
三、 习题练习,巩固深化
每个图形各有几条线段围成的?填在括号里。(学生口答)
总结:有5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五边形,有4条线段围城的图形是四边形,有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三边形,有几条线段围成得就是几边形。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2点)问:连接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动手连线验证。“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引导学生先猜想“画成的是什么图形”,再完成。
教会学生通过每两点画一条线段的方法。
六、全课总结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了图形王国里的新朋友——线段。回家后请你把这位新朋友介绍给你爸妈,告诉他们线段是什么样的。
五、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