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地藏菩薩像(供養圖)設色絹本
美國史密斯學會弗利爾美術館
(5596*10268)
年代:北宋(11世紀)
名稱:地藏菩薩像(供養圖)
出處:敦煌莫高窟藏經洞
材質:設色絹本
尺寸:縱:106.6厘米 x 橫:58.1厘米
藏地:美國史密斯學會弗利爾美術館
編號:F1935.11
賞析:
簡介:
此畫一大特點是色彩特別鮮艷亮麗,在敦煌遺畫中非常難得。不懂佛教的王道士當年也許正是被這幅畫的鮮艷靚麗的色彩吸引了眼球,捧著此畫去見縣令汪宗翰的。此後這幅畫歷經顛簸,輾轉無數人手,漂洋過海,但此畫保存狀態十分的完美,實屬罕見。
主尊地藏菩薩側身半跏坐,披帽,左手托寶珠,右手外伸。右上角題「南無地藏菩薩」,下面還有「忌日畫施」四個小字。右側是金毛獅子和道明和尚,道明和尚的上方榜題「道明和尚」;左側站立執錫杖的武士,上方榜題「五道將軍」。下方主榜題已經漫漶,主榜題左側畫一菩薩結跏趺坐,無榜題;主榜題右側畫一女供養人二侍從,榜題「故大朝大于闐金玉國天公主李氏供養」。此李氏是于闐國王之女,嫁給歸義軍節度使曹延祿,據榜題,此時已卒,這件絹畫為忌日施畫,卒年不詳。
地藏菩薩頭戴風帽,稱被帽地藏菩薩,左手托珠,側身半跏坐
道明和尚站立在地藏菩薩右側,腳下臥有一笑吟吟的金毛獅子,形象十分可愛。
這幅絹畫在敦煌遺畫中非常出名,它的出名是因為這幅畫是第一批從莫高窟藏經洞流失的敦煌絹畫。
當年王道士偶然發現藏經洞後,曾去找過敦煌縣令嚴澤。1902年,王道士從藏經洞中挑選了幾幅字畫,徒步行走50里,再次趕往縣城找到繼任縣令汪宗翰,向汪知縣報告了藏經洞的情況。在王道士送給敦煌縣令汪宗翰的書畫中,就有這幅畫在裡面。後來汪宗翰在1904年將這些書畫又轉送給了甘肅學台、著名金石學家葉昌熾。而後轉入福州梁氏之手,再轉入浙江吳興蔣汝藻之手,而後流落日本、紐約,最後弗利爾美術館從紐約購買。
地藏菩薩與道明和尚簡介:
閔公父子與地藏的因緣,源於唐代來華、於九華山行化的新羅僧人金喬覺。
據說金喬覺初抵九華山時,遇到地主閔公齋百僧,閔公請金喬覺正好補足第一百之數。打齋後,金喬覺向閔公請求化一袈裟之地以為修行,閔公心想不過一塊袈裟大小的地,也就慨然應允。未料地藏王向空中拋出袈裟,轉眼間竟然覆蓋了九個山頭,閔公素來便有善念及佛緣,因此也毫不反悔,欣然就捐出了整座九華山。閔公不僅周濟金喬覺日常食用,而且讓其獨生子從金喬覺出家修道。後來隨著金喬覺被尊奉為地藏菩薩的化身,閔公父子作為地藏菩薩侍者的地位也得以確立。通常看到的主尊地藏菩薩,兩側二侍者相向而立,右立者著俗服,左立者著僧裝,此即閔公與其子道明和尚。
美國史密斯學會弗利爾美術館簡介:
美國史密斯學會弗利爾美術館以珍貴稀有的東亞文物聞名於世,其中,屬中國和日本的收藏最多。美術館的創始人弗利爾醉心於迷人悠遠的中國文化,因此通過各種渠道獲得了很多中國古代珍寶。這裡收藏了近3萬件的文物,中國古代的繪畫作品更是達到了1200多件,屬全美國之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