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康寺系三層建築,位於布達拉宮後面龍王潭中的一個小島上。全名
「宗角魯康」(Rdzong rgyab klu khang),意為「堡壘後面的龍王之屋」(the water spirit house
behind the
forlress)。17世紀下半葉,隨著布達拉宮的修建,由於不斷挖取建築原料,形成了一個人工湖。(即龍王潭—譯註)。人們相信龍王因此而受到了驚擾。為此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1617—1682)許諾修建一座寺廟作為定期舉行禳解儀式之地,以平息安撫諸位龍神。據說龍王潭上的這個小島最早為五世達賴喇嘛的靜休之地,後來在上面專為龍王修了一座寺廟,從此魯康成了歷輩達賴喇嘛短期隱休的私人之地。
(點擊) 1、布達拉宮魯康寺壁畫(側面)

(點擊) 2、布達拉宮魯康寺壁畫(過渡)

(點擊) 3、布達拉宮魯康寺壁畫(西墻)上

(點擊) 4、布達拉宮魯康寺壁畫(西墻)下

(點擊) 5、布達拉宮魯康寺壁畫(北墻)上

(點擊) 6、布達拉宮魯康寺壁畫(北墻)下

(點擊) 7、布達拉宮魯康寺(瑜伽壁畫)

布達拉宮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的瑪布日山上,是一座宮堡式建築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而興建。
[17]
於17世紀重建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為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1961年,布達拉宮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94年,布達拉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布達拉宮的主體建築為白宮和紅宮兩部分。整座宮殿具有藏式風格,高200餘米,外觀13層,實際只有9層。由於它起建於山腰,大面積的石壁又屹立如削壁,使建築仿佛與山崗融為一體,氣勢雄偉。
(點擊) 8、神秘的布達拉宮壁畫

(點擊) 9、布達拉宮壁畫裡的娛樂

西藏阿里的托林寺外表看起來灰頭土臉,與一個小寺廟沒多少差別。但只有真正懂得的人知道,托林寺簡陋的外表下有著整個藏地絕無僅有的曠世瑰寶——壁畫。
(點擊) 10、阿里托林寺壁畫

遺址位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札達縣札布讓區2公里外象爾河畔的一座土山上。遺址佔地約18萬平方米,從山頂到山腳密布房屋建築、佛塔、洞窟達600餘座,形成一組龐大的古建築群。其中白廟、紅廟和小經堂內均繪有色彩鮮艷的壁畫。白廟,因廟牆塗白色而得名,建在最下層。
(點擊) 11、古格王國遺址壁畫-1

(點擊) 12、古格王國遺址壁畫-2

象雄的都城據本教傳說是在被稱為瓊隆銀城的地方,瓊隆在今阿里扎達境內。扎達土林中確實有不少早期的人類洞窟遺址和岩畫。在那曲尼瑪縣文部鄉辦事處不遠的窮宗有大片遺址,也被稱為象雄都城之所在。窮宗附近的當惹雍錯是本教徒最看重的神湖,湖邊今存一建於懸崖山洞中的寺廟——玉本寺,相傳為本教最古老的寺廟,香火尤盛。
(點擊) 13、象雄穹隆银城壁畫

夏魯寺是西藏佛教後弘期初期所建古老寺院,是喇嘛教夏魯派(布頓派)的主寺。夏魯寺的壁畫系元代藏傳佛教壁畫藝術的典範之作。題材由顯密兩宗組成。顯宗以藏傳故事和佛本生故事為主,主要集中在一層金殿迴廊四周,其中佛本生故事壁畫最為精彩,共有100鋪(現存96鋪),依據噶瑪噶舉黑帽系第四世活伸縮讓迥多吉(1284~1339)撰著的佛本生故事集(一百本生)繪製,構圖宏大,採用棋格式構圖,繞迴廊外壁一周,金碧輝煌,系夏魯寺壁畫一絕。
(點擊) 14、夏魯寺壁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