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千手千眼觀音(供養圖)》設色絹本 四川博物院
年代:開寶二年(969)
名稱:千手千眼觀音(供養圖)
作者:張定成(繪)
出處:敦煌莫高窟藏經洞
材質:設色絹本(雙絲細絹)
尺寸:高:94.4厘米 x
寬:56.5厘米
藏地:四川博物院藏
賞析:
簡介:
開寶二年(969年)張定成繪千手於眼觀音像。此為絹木設色,高94.4厘米、寬56.5厘米,有開寶年(969年)題記。
此畫中部靠下的部上段正中繪千手千眼觀音結跏膚坐於蓮台之上,一面三十二大手,每隻手中握一法器。前有一供桌。眷屬有四菩薩二童子。四菩薩位於主尊之兩側,或持法器或雙手合十而跪,均有榜題,左上側者為「南無常精進菩薩」,右上側者為「南無妙吉祥菩燕」,左下側者為「南無寶首菩薩」,右下側者為「南無大莊菩薩」。主尊上方兩側各繪一童子,榜題均為「持花化現童子」。
下段正中為發願文,兩側各有二供養人。左側二供養人均為俗裝男性,靠前一身左手執香爐立於方毯上,身前榜題為「故父節度押衙銀青光祿人大檢校國子祭酒兼御史巾水諱子全一心供養」:靠後一身雙手合十持化蕾,身前榜題為「故兄節度俗衙禪院行者銀青光祿大大檢校太子賓客定嵩」。發願文右側二供養人為一女一男,靠前身為俗裝女件,雙於捧化盤,立」方陵之上,身前恍題為「清信弟子漸門曹氏一心供養」:靠後身為俗裝男性,雙於合十特花蕾,身前有榜題位,其上原有墨書榜題但彼覆蓋,上「故孫永壽真形被覆蓋的墨榜題隱約可見「光祿大大檢校太子等字」。
整幅會面共有人物三十六位。
值得注意的是:題記中「開寶二年(969)庚午……,清信弟子新婦曹氏一心供養」等題記。但開寶三年為庚午(970),署款中紀年有誤。
發願文6行,保存完整,自右至左錄文如下:
1、徒齊登般若於時開寶二年庚個歲七月丙寅朔十四口己卯題紀
2、塗見在抓煙同登佛果飛空之類頓侖垂鱗帶性之
3、之聲社稷恆堅世代祚隆之壽次願先亡遠祖莫墜三
4、友悉惣承斯十類群迷例皆願往伏願城隍快樂永無楚苦
5、於弘願彩會尊容願出幽閣之中得離無明之界而又四恩三
6、清信弟子節度押衙知上司院書手張定成奉為故慈父及兄發
觀音的形象各經軌記載不一,而在造像實踐中,有相當一部分千手觀音的形象並不完全拘泥於經軌的記載,四川博物院收藏的這件千手千限觀音像為一面三目:三十二大手,余手呈輪狀繪於觀音背後,每手中繪一限,以表示千手千眼,在敦炸畫中,千手千眼觀音多為坐姿(約占70%同,這與住於蓮華台…跏躍右押左"的記載一致,四川博物院收藏的此畫即為華姿千手千眼觀音的眷屬很複雜,有所謂二十八部眾網,在放煌的實際造像中,千手千眼觀產的斧屈以菩薩的數量為最多,部分壁畫和絹畫中的眷屬苦薩還留有榜題,此畫中千丁乾眼觀音的眷屬南無常精進菩薩"同樣出現在大英博物館藏Stein
Paintinge63(一而觀音菩薩像的眷屬中間)
四川博物院(原四小省博館)收藏了兩件敦煌減經洞所出絹而:一為開寶二年(969年)張定成繪千手千眼觀音像,二為建隆二年(961年)樊再昇繪水月觀音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