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表(叠叠高)
(2017-05-12 14:32:41)观察记录表(叠叠高)
|
日 |
2017.4.26 |
时 |
起始时间:10:00 结束时间:10:30 |
观察者 |
陆美 |
|
|
幼儿姓名 |
鞠新峥 |
幼儿年龄 |
6周岁 |
|||
|
环 |
孩子们在建构区的一角用自己的方式搭建着楼房,游戏规则是在积木都用完之后楼房不会倒下,很多孩子缺少垒高的经验和技能,大多只会平铺或者堆砌,镂空竖向垒高的情况很少,我们因此而在建构区添加了这个“叠叠高”游戏,来锻炼孩子的开放性思维。
|
|||||
|
观察目的 |
看看幼儿的创造能力。 |
|||||
|
观察目标 |
1.观察幼儿不同的堆叠方法。 2.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 |
|||||
|
观 察 记 录 |
婷婷第一次玩这个“叠叠高”游戏,游戏一开始,她就把积木一根一根垒起来。她很有耐心地不断尝试,一次、两次、三次……在经历了大约六七次的失败之后.她终于改变了方法,把最底下的三根积木横过来放,然后再垒高。这样,积木的重心降低了,婷婷终于获得了成功。我当时想,她会不会由此受到启发,想到更多的方法呢?但是很可惜.随后,婷婷就放弃了这个游戏,去玩别的了。
|
|||||
|
分析 评价 |
与婷婷相比,新峥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反映出自身所具备的一些品质。他的建构经验比较丰富,在建构的全过程中,新峥经历了三次失败,但他对失败的处理方式更积极而有效。什么方法容易得到成功,他会再试一次.什么方法比较难,他会马上进行更换,或者留到最后。
|
|||||
|
支持 策略 |
观察到两个孩子不同的情况,我在思考下一步该如何去做。如果不给婷婷提供一定的支持,他也许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玩这个游戏;如果让新峥在集体面前来介绍他的游戏方法,那么其他的孩子将失去自己的探索过程。我想,给婷婷的支持只能是个体的,单独进行的。趁着游戏还没结束,我鼓励婷婷去和新峥一起玩。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