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察记录表(叠叠高)

(2017-05-12 14:32:41)

观察记录表(叠叠高)

                                                                        崇川区贝贝幼儿园

  

2017.4.26

  

起始时间:10:00

结束时间:10:30

观察者

陆美

幼儿姓名

鞠新峥   叶淑婷

幼儿年龄

6周岁

 

孩子们在建构区的一角用自己的方式搭建着楼房,游戏规则是在积木都用完之后楼房不会倒下,很多孩子缺少垒高的经验和技能,大多只会平铺或者堆砌,镂空竖向垒高的情况很少,我们因此而在建构区添加了这个“叠叠高”游戏,来锻炼孩子的开放性思维。

 

观察目的

看看幼儿的创造能力。

观察目标

1.观察幼儿不同的堆叠方法。

2.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

   

婷婷第一次玩这个“叠叠高”游戏,游戏一开始,她就把积木一根一根垒起来。她很有耐心地不断尝试,一次、两次、三次……在经历了大约六七次的失败之后.她终于改变了方法,把最底下的三根积木横过来放,然后再垒高。这样,积木的重心降低了,婷婷终于获得了成功。我当时想,她会不会由此受到启发,想到更多的方法呢?但是很可惜.随后,婷婷就放弃了这个游戏,去玩别的了。

    新峥过来了,他也把积木一根一根竖起来首尾相叠,显然,新峥要有经验得多,当积木达到一定高度,新峥发现积木不太稳,就把其中一根积木横了过来,再继续往上垒,很可惜,这一次尝试还是失败了。紧接着,新峥换了一个方法.先用四根积木在底部搭出一个组合,再把剩下的积木一根根垒起来,这一次,他很容易就成功了。接下来,他要尝试了几种方法。

       

 

分析

评价

   婷婷一开始使用了最直接的方法,把积木竖向连接进行垒高。在他的思维里面,这种积木这样搭是最高的,想法很准确,操作却有很大难度。

与婷婷相比,新峥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反映出自身所具备的一些品质。他的建构经验比较丰富,在建构的全过程中,新峥经历了三次失败,但他对失败的处理方式更积极而有效。什么方法容易得到成功,他会再试一次.什么方法比较难,他会马上进行更换,或者留到最后。

 

 

支持

策略

观察到两个孩子不同的情况,我在思考下一步该如何去做。如果不给婷婷提供一定的支持,他也许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玩这个游戏;如果让新峥在集体面前来介绍他的游戏方法,那么其他的孩子将失去自己的探索过程。我想,给婷婷的支持只能是个体的,单独进行的。趁着游戏还没结束,我鼓励婷婷去和新峥一起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