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之间
一、课程故事背景
在我们的身边,线无处不在,奇妙而有用的线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什么是线?哪里有线?两点之间可以形成哪些千变万化的线条?这些线条又有什么用,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美的感受和体验?孩子们张开好奇的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充满“惊奇”的情境中探索线的世界。
二、课程缘起
在一次点心时间中,博博发现小雪的毛衣上有一根线,于是,一场关于线的对话由此展开。墨墨发出疑问:”小雪毛衣上的线是从哪里来的呢?””我知道,毛衣就是由很多毛线织成的。”琦琦连忙说。”把线剪掉毛衣会不会坏掉呀?”贝贝又提出了新的问题。面对孩子们的疑惑,我们以此为契机,和孩子们一起探究线的秘密,围绕“一线之间”,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图一:课程缘起
三、我们的发“线”
”小朋友们,你们在哪里有见到过线呢?”当老师提出问题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讲述着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马路上有各种各样的线;我过生日的时候阿姨送我的礼物盒子上也有线;爸爸钓鱼的时候也要用到细细的透明的线;是的,和风筝的线一样跳绳的绳子也是线吗?”
在孩子们的讨论中,我们知道线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我们将调查表发给孩子们,鼓励孩子们和家长一起观察、了解、记录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图二:各种各样的线调查表
图三:幼儿园里的线
四、惊奇探“线”
孩子们把生活中他们认为是“线”的物品带来到了幼儿园,其中,有毛线、针线、五彩线、电线、鞋带、跳绳,这些不同的线有什么用呢?孩子们以此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
1.线的导电
电线是孩子生活中经常见到但没有接触过的一种东西,在科学区中,孩子们大胆猜想后通过实验感知了电线的特征和用途。
图四:探索线的导电
2.线的引流
游戏中孩子们发现“毛线”还能运水呢。用透明胶将毛线的两头粘在两个杯子的内壁上,抬起一个杯子,我们看到水随着毛线慢慢的流入到了另一个杯子。
图五:探索线的引流
3.线的传声
神奇的线还能传播声音,孩子们用一次性纸杯、不同材质的绳子,自己动手制作传声筒,并比较哪种绳子传声效果较好。
图六:探索线的传声
《指南》中提出“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引导他们猜一猜、想一想,有条件时和幼儿一起做一些简易的调查或有趣的小实验。”在科探活动中孩子们一起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线、绳及作用,培养了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也发展了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五、快乐玩线
一根小小的绳子,连接的是快乐和运动;一根小小的绳子,连接的是勇气和力量。认识了解了各种各样的线以后,激发了孩子对玩线的欲望。一根根的线在游戏中可以怎么玩呢?孩子们给出了他们的答案:“我们可以跳绳;也可以两个人甩绳其他人在中间跳;踩高跷的时候也要用到绳;把绳系在椅子上,我们从下面钻过去,像穿越火线一样;绳子可不可以用来运东西呢......”
图七:绳子的玩法设计图
根据自己的设计图,孩子们和小伙伴进行了酣畅淋漓的玩线游戏:
图八:绳子的体育游戏
教师的思考:《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注重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坚持保教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在多种多样的玩线游戏中,孩子们的动作技能及协调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感受到了运动带来的快乐和自信。
六、精彩呈“线”
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的思想,我们充分鼓励孩子们通过绘画、手工等方法更深入地了解“线”,感受“线”的魅力。
1.创意线描画
线不仅可以玩游戏,还可以作画。多变的线条在小朋友们的手中,幻化出一幅幅美丽的画作。一起来看一看我们创作的线描画吧!
图九:线描画
2.巧手编织
图十:创意编织作品
3.
扭扭棒是幼儿手工材料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它能被做出任意造型,并能和任何材料组合造型。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它在孩子们的手里又会变出什么呢?
图十一:制作扭扭棒作品
教师的思考:《指南》中指出:艺术活动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让幼儿切身感受艺术的美,体验现实生活中艺术的奇妙所在。
在“惊奇一线”这个主题中,孩子们走进“线”的世界,在关注、探素、操作中发现、了解生活中的 “线”,从而探究线的作用与线条的美感,同时利用线条的可变性表达、表现自己的创造力和审美诉求。期待孩子们与“线”擦出更多的火花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