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喝水的那些事儿
http://s7/mw690/0049QNkigy6LtSnuOmaa6&690
对人的生命和健康而言,如果说空气是第一重要的话,水无疑是第二重要的。水比食物更重要,断水比断食对生命的威胁更为严重。如果断食只饮水,人尚可生存数周,如果断水,人则只能生存数日(5—10天)。断食至人体所有脂肪和组织蛋白质消耗50%时,才会死亡;而断水至人体失去全身水分10%就可能死亡。足见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今天来和大家谈谈喝水的那些事儿。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3EN00SIGG.gif
说到喝水,也许大家有很多在关于健康方面的疑问。“每天该喝多少水?”“该什么时候喝水?”“怎么喝?喝水的最佳方式是什么?”下面我来逐一的向您解答。
一、
每天该喝多少水?
人体每天大概需要2500毫升左右的水来弥补皮肤蒸发、呼吸、粪便、排尿等渠道的损失。其中大概300毫升来自于代谢中产生的水,其余来自食物和饮水。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保持合适的饮水量是非常重要的健康促进措施。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饮水1200毫升。但这个建议是“最少”饮水量,而不是最佳饮水量。因此,普通成年人应根据体重大小、气温高低、出汗多少、食物含水分多寡、劳动强度、日晒情况,每天饮水1200-2000毫升或更多一点应该是适宜的。也就是6-8杯,所谓一杯,就是一次性纸杯的一杯,大概是200毫升的样子。
但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不一样,6-8杯水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数字。在有些情况下,喝水的量可以调整。例如吃大量蔬菜水果、吃粥喝汤的人饮水量可以少些;水果吃得少、吃盐多、鸡鸭鱼肉吃多了和吃了烤干的坚果、牛肉干等的食品的人就要多喝一些水。
环境条件不一样,饮水量也有不同。特别干燥低湿度的环境需要多喝水,特别热的环境要多喝水,运动多出汗多也要多喝水。
二、
该什么时候喝水?
回答是不要等口渴时才喝水。人缺水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但口渴却不是判断缺水的敏感指标,轻度的缺水并不会让人觉得口渴,应在感觉渴之前主动补水,而不要等渴得受不了再喝水,渴得受不了就已经迟了,这时候身体的水分已经有明显损失了,而失水会降低人体消化吸收能力、废物排泄能力,甚至影响到思维能力和运动能力。
所以,喝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被动喝水),应该养成定时定量喝水的习惯。由《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切莫感到口渴时再喝水”。
三、
喝水的最佳方式是少量多次
除每日喝水总量外,喝水的时间和方法也很重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饮水时间应分配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刻。喝水应该少量多次,每次200毫升左右(1杯)”具体做法是早晨起床1大杯(200-400毫升),晚上睡前1-2小时,1杯水(200毫升),其余的水(4-6杯)在1天内尽可能均匀地或适时地饮用。
不用必需规定喝水的时间表,只要坚持主动饮水、饮足水量、尽可能均匀饮水就可以了。
那怎样来判断喝水量是否合适呢?在健康人的正常饮食情况下,喝水量是否合适可以通过观察尿液来判断。如果尿量少而颜色偏深,通常是饮水不足的指示。反之尿量多,尿色非常浅淡,说明可以略少喝点水了。
四、
喝什么水呢?
简单的,才是最好的。白开水,是最好的水。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饮用水。是满足人体健康、最经济实用的首选饮用水。因为它具有很多优点:(1)自来水煮沸后,洁净无菌。(2)自来水煮沸后能使某些地区过高硬度的水质得到改善。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13ZH00SIGG.gif大量出汗时要喝淡盐水
当剧烈运动,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或高温导致大量出汗时,如果只补充水分,不补充电解质(尤其钠离子),会导致组织外液中钠离子浓度异常下降,过多水分进入细胞,引起细胞肿胀,即水中毒,为防止水中毒,应在补充水分的同时,补充电解质,即喝淡盐水。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64EN00SIGG.gif饮料不能代替水
各种饮料普遍含有较多糖分、色素、防腐剂、盐分等,不但补水的效果较白水差,而且经常饮用不利于健康。所以不要用饮料代替水。为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特别指出,有些人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每天喝大量含糖饮料代替喝水,是一种不健康的习惯,应当改正。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采用正确的方法喝水也是非常重要的健康促进措施。朋友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参照一下哦。
参考文献:王兴国著。八大平衡决定健康。
范志红著。不懂健康,难做美丽女人。
营养师曹淑玲
QQ:1911701993
新浪微博@营养师曹淑玲
(原创博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