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2023-12-31 08:56:57)
标签:

转载

石刻迷_新浪博客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白云洞位于崂山东部海滨的仰口风景区内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在白云洞上方有尹琳基手书“白云洞”三个大字
尹琳基(1838—1899)字琅若,又字竹轩,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奎山街道夹仓村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出生,同治二年(1862年)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继任国史馆纂修、功臣馆总纂、文渊阁校理等职。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二进院内,在白果树的东面青龙石的石壁上刻有“葵酉二十二年十月余楷辛君阜春同临劳山经太清宫华严寺而至白云洞偶题数句以留鸿爪。夜宿华严寺力疾旧病初愈访胜名海潮袭耳啸山月入廉清永舰同游返铁路协会代表同人乘永安舰至太清宫肩口结伴行白云洞回青。洞口上潺潺听泉声,灵壁睦福建题句,武举口阜春书丹。”
从石刻中可以看出当年到白云洞非常艰难,先要从青岛栈桥坐船到太清宫,然后才能转走到北路,和我们现在交通的四通八达不可同日一语。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二进院左面有大门碑记:“玄清老族十代弟子,王生本、赵体顺、李性元,大清乾隆三十四年二月”
按全真金山派百字辈:“玄至一无上,天元妙理生,体性浮空坐,自然是全真”,道士王生本是金山派第11代弟子,赵体顺是第12代弟子,李性元是第13代弟子。

在洞的右面地面上原有一碑“清白云洞历代碑”是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崂山白云洞道士王生本所立,内述金山派始祖海岳真人(孙玄清)及历代祖师之功果。上世纪中被毁,碑已碎成残渣,遗迹尚存。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高大雄伟的青龙阁,“青龙阁”三个大字嵌镶在墙壁中,老远就能看到。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青龙阁石阶旁“卧风窟”。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南侧坡下还有一小洞 ”普照洞“。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青龙石外侧的题刻“白云为家”比较出名,是李先良所题,题跋:
“余在崂山抗战时,移市政府於华岩寺,以白云洞为迎宾馆。遇敌焰披猖,辄以洞为掩蔽之所。今云山犹昔,空悵前情,爰誌不忘。民国三十六年二月
吴县李先良誌”
最后6字已被凿去。从这里略可看出当年崂山抗战的历史。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在“白云为家”石刻东面有被破坏的2处石刻,题词者和文字目前尚未查清。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在此刻字东50米处木瓜树下还有“青保总队七中队第九班”的刻字。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在大仙山南分岔路口上的一巨石上,有“上道”两个大字,这字据说是丘处机所书,丘处机在崂山著名道观都留有“道山”、“上道”等字样。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大仙山的脚下,有登大仙山观海的石刻:
“海上名山初次临,天寂山镜悄尘心,风催白痕千堆雪,日照苍溟万道金。
七级庄建文题,民国二十五和四月”。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在二仙山有登二仙山观海赏月的石刻:
“上得名山是二仙,东洋一目在身前,显明彼岸天拍接,堪寂高峰月乍圆。
七级庄建文题,民国二十五年四月”。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去二仙山,在十字路南有山洞,钻洞可见斜插云天的天梯,天梯顶峰端有“三步紧”石刻,攀过三步紧,是会仙台,在椅子背上有崂山的独字石刻——“仙”字。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借粮台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北侧的山梁上有“海天一览”石。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海天一览”石刻左侧有题记:“民国二十五秋,尚味谦,落配来,陈坐庵,来游题字”。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海天一览”刻字的下方,还有山东巡抚崔应阶的一首七律《美人峰》,刻字已经模糊。
崔应阶(1699-1780),字吉升,号拙圃,别号研露楼主人,湖北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人,以父荫补顺天通判。曾任河南南阳知府、河南驿盐道,后升任安徽按察使,累擢山东布政使、山东巡抚。官至刑部尚书、迁左都御史,加太子太保。
也许是从山下遥望崂顶难遂夙愿,年近半百的崔应阶不辞劳苦,乘坐肩舆登临巨峰“指点扶桑”。面对亭亭玉立的美人峰,诗人不仅大发感慨:
“山色真如清净身,凭虚独立迥难亲。洞中未许逢仙子,天外空教侍美人。
薜荔作裳云极润,芙蓉为面黛眉新。莫将雾鬓云鬟意,错拟岩头姑射神。”

[转载]崂山白云洞景区摩崖石刻
新刻清代诗人王大来的一首诗,赞美白云洞:
”独坐白云洞,山曲且闲步。萧萧风竹林,泉声在何处。欲上东山巅,飘然入烟雾。俯瞰大海波,咫尺迷云絮。但闻风涛声,势作蛟龙怒。行入山下村,始见村边树。不辨雕龙嘴,仙人导我去。“

但这与史志记载不同3处。
“独坐白云洞,山曲且闲步。萧萧修竹林,泉声在何处。欲下东山巅,飘然入烟雾。俯瞰大海波,咫尺迷云絮。但闻风涛声,势作蛟龙怒。行入山下村,始见村边树。不辨雕龙嘴,道人导我去。”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