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2023-12-31 08:54:11)
标签:

转载

洛阳山陕会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九都东路,始建于清代康熙、雍正年间,距今已有近300多年的历史。最南面的前门不开,我们绕了一圈,从后面入内。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为了参观方便,还得从前面开始看,看到仪门后的照壁正在搭架维修。整座照壁高7.6米,宽13.4米,平面成一字形,立面呈凸字形,从下而上由青石须弥座、壁身、壁顶三部分组成。西面的琉璃图案为“狻猊娱子”。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南面为素面青砖墙,北面墙面镶嵌琉璃构件,装饰华丽,是豫西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原始琉璃照壁。中间的琉璃图案为“双龙戏珠”。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壁身为照壁的主体部分,东面的琉璃图案为“鲤鱼跳龙门”。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东仪门,建于清道光年间,为四柱三间三楼柱不出头式木牌楼,明间柱用夹杆石支撑,外侧匾额上刻“东瀍崇文”,内侧无匾额。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西仪门,建造时间、造型、结构同东仪门,中间匾额为“西崤尚武”。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山门与琉璃照壁呼应,面阔三间。山门的正上方刻着“河东夫子”四个字。这“河东夫子”指的是关公,关公是诚信之师,敬奉他代表商人要以诚信为本。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山门由东、西边楼和中楼组成,门楼建在三间拱门台座上。中楼构架是五架梁,边楼构架是三架梁,屋顶为歇山形式。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檐部有四根垂花挑檐柱,额枋和平板枋上施栱。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山门内侧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山门后为面阔五间的舞楼,其上的木雕装饰和彩绘图案较为精美和丰富。楼上的屋脊都是琉璃构件,那二龙相戏的“珠”是蜘蛛,象征商路的四通八达;那条连接整个琉璃屋脊的绳子图案,又有“绳绳相扣,代代相传”的寓意;姿态各异的八仙,指商道上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西边拱券上部嵌石匾一块,上书“帝域”,东边拱券上部嵌石匾一块,上书“圣居”,这也表明这里供奉的是庇佑晋商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的武圣关公。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穿过戏楼中部的拱券门,我们就进入了戏台下面,二层戏台下部悬空,被十八根粗可环抱的立柱支撑着,虽然戏楼已经耸立了三百多年,但在这九根木柱的支撑下依然稳固屹立。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戏楼高二层,成品字形结构,整个戏楼为木质结构,整个第二层戏楼被一层的十八根一人合抱的梁柱所支撑,戏楼的梁枋、雀替、斗拱等处均巧琢雕饰,极尽奢华。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舞楼前檐面阔三间,有三道拱门,歇山顶;舞楼后部面阔五间,为庑殿顶。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月台前的一对石狮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四柱三间大牌坊,残存三对半雕狮抱鼓夹石。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洛阳山陕会馆的庭院北面是拜殿,拜殿即正殿,是会馆的中心大殿。拜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歇山式高台建筑,殿前筑有月台。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月台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拜殿是整个山陕会馆的核心建筑,会馆除了按时举行祭祀关帝的仪式外,其重大集会、议事都在拜殿举行,即在关公神像前举行,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会馆即关庙,关庙即会馆的特殊形制。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殿平面共用24根木柱,前檐柱础高约1m,雕刻成狮子驮莲座的形式,6个柱础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殿前西侧有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重修碑记一通。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进入拜殿,只有现代的凳子摆列,关公神像早已没了踪迹。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殿内的圆形柱础。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顶上横梁,上书“大清道光十一年洛阳县正堂XXX仝施琉璃满堂红灯九盏”,就记录被恭恭敬敬的高高存放在大梁之上。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大殿梁柱之间悬挂着三幅大匾,大匾长约三米,高也有两米左右。匾上分别书写着“英风峻德”、“峻德恭天”、“人伦师表”,都是颂扬关公的赞美之词。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后殿,殿前立有三通石碑,分别是道光十五年《东都山陕西会馆碑记》、道光十八年《东都马市街山陕西众商积金建社碑记》、道光二十六年《襄陵帮捐银叁百两整》碑,碑文至今仍非常清晰。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檐梁上,彩绘龙头斗拱张牙舞爪,粗犷有力。檐梁下,彩绘木雕动物花鸟、虫鱼细草精细繁复,出神入画。虽经岁月侵蚀,色彩依然艳丽。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前廊柱础石,为莲花座虎牛驮柱顶石,虎、牛的雕刻精美生动,莲花座的每片莲花瓣上,分别刻有不同字体的“寿”字。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盘龙柱础

[转载]豫约金秋72·洛阳山陕会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