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2023-11-21 16:38:17)
标签:

转载




          
            5月22日上午,我们从普安镇区出发,仅3公里就来到城东鹤鸣山下,只是景区标志不清,因为山虽不算高,但有几个门,绕山兜一圈也要不少公里,于是我们选择中心地段停车、上山,主要是
慕名探访摩崖石刻和道教圣迹。
          鹤鸣山,又名东山、塔子山,位于川陕公路旁剑阁古城之东,相传曾有隐士老聃后人李傕隐居于此山,养鹤为伴,弈棋悟道,山下时闻鹤鸣,故名之为“鹤鸣山”。又传汉张道陵跨鹤往返其间,常有鹤栖鸣于山,因而得名。1964年鹤鸣山出土汉代针币、汉代陶俑及鹧鸪斑双耳罐,这是
研究张道陵天师于此修道的佐证,此处有张天师升仙处。
         鹤鸣山现存有三绝:一绝,李商隐撰《剑州重阳亭铭》碑;二绝,《大唐中兴頌》摩崖石刻,为唐诗人元结撰,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原刻在湖南祁阳语溪石崖上,南宋绍熙年间隆庆府(今剑阁县)通判吴旰翻刻于此,至今碑刻完整,颜字风格犹存;三绝摩崖道教造像,现存五窟,世界美术史、中国美术史均将其列入章目重点介绍。鹤鸣山摩崖石刻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1.  鹤鸣山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2.  鹤鸣观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3. 导览图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4.  鹤鸣观广场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5. 新建的道观,建筑样式新颖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6.  道教三宝展示厅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7.  三皇殿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8.  供奉上古三皇:伏羲、神农、燧人氏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9.  天师殿,供奉本尊张道陵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10.  文昌殿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11.  博物苑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12. 层层向上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13. 炼丹炉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14.  张道陵天师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15.  鹤鸣山石刻文化走廊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16.  重阳亭,始建于唐大中八年(854)屡建屡毁,现亭为2008年后重建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17.  “古重阳亭”是宋代重建时张珖所书,并镌刻于亭壁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18.   唐大中八年,剑州知府蒋侑请李商隐撰写了《剑州重阳亭铭》并刻碑竖于亭中,后亭塌碑倒,此碑移至道教第五号龛保存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19.  原碑《剑州重阳亭铭》局部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20.  清代《重修重阳亭碑》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21.  此碑字迹还挺清晰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22.  大唐中兴頌并序摩崖碑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23.   碑文局部,颜真卿书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24.  此碑1956年即为四川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文保碑也可作文物了)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25.  “剑阁”石刻,还有多方摩崖石刻,此处就不发图了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26.  几个石窟中心神像虽被盗,但还存有不少精品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27.  长生保命天尊雕像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28.  神像光环之五斗星纹图(号称国粹)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29,  唐代神像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30,此尊神像光环之五斗星纹图十分清晰(五斗米道教就依此图发展)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31.  六丁六甲,其中这些道教雕刻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深邃至极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32.  张天师升仙处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33.  中国道教发源地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34.  道教1号窟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二十三)剑阁县鹤鸣山
35.  巍巍楼台,道法自然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以老子道德经为基础,发展演变而来,包含很多国粹,当然也有一些糟粕,但总的是博大精深,我们通过瞻探鹤鸣山古迹,也仅了解一些皮毛而已。
       接着前往绵阳梓潼七曲山大庙。。。。。。待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