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2023-02-10 00:36:12)
标签:

转载




             
           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代,遗址沿用至北宋末年,历时530年,作为我国古代著名都城,隋唐洛阳城见证了中国封建社会最辉煌的一段历史,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建制、城市布局、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对后世影响深远,甚至影响到东亚日本、朝鲜等国。
         隋唐洛阳城位于今洛阳市区洛河两岸,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次年春竣工,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可知,整个隋唐洛阳城面积约47平方公里,“前直伊阙,后居邙山,左瀍右涧,洛水贯其中”。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隋唐洛阳城范围内进行了数百次文物调查和考古发掘,已基本探明了城址的位置、规模、整体布局和主要文化内涵。1963年河南省政府公布隋唐洛阳城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保护区范围,1988年该遗址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的正南门,为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时所建,名为“建国门”,唐代更名为“定鼎门”,位于隋唐洛阳城的中轴线上,相继被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为洛阳外郭城正门,直到北宋末年才渐废弃,长达530年。2009年全国大遗址保护重点工程——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该遗址作为公元7至10世纪丝绸之路东方起点都城——隋唐洛阳城的代表性遗存,曾见证了东方农耕文明发展鼎盛时期的文明水平。
        我们从周公庙先到洛阳博物馆,又是因为要核酸检测报告被阻,于是我们就参观了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1.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的核心区域,主要展示明堂、天堂、应天门等遗址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2.  “新明堂”,明堂是武则天时期神都紫微城正殿,号称“万象神宫”,新明堂内部以钢架结构为主,外观为三层台基,上为八角攒尖屋顶,高33.52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有四个展厅,中间有一共享空间,可直接俯瞰下面明堂中心柱础坑、夯土地基等遗址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3.  “新天堂”,武则天在明堂西北方向修建高五层的天堂,是武则天的礼佛堂,供奉有巨大的佛像,大佛小指即可容纳数十人,新天堂主体为圆形塔楼,外观五层内部九层,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高88.88米。其中两层台基的内部是天堂遗址原址展厅,室内为玻璃地板或木栈道,天堂遗址真实面貌一览无遗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4.   应天门,隋唐洛阳城宫城的正南门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5.  “新应天门”重现隋唐洛阳城宫城的风貌,现在作为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人们了解隋唐历史的好去处(我们都没入内参观)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6.  洛阳博物馆,位于隋唐洛阳城里坊区西北部,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建筑外形如方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7.  洛阳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是洛阳唯一的一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40多万件,展出文物1.1万件。早就慕名,事先预约,可是来到门前又被挡,只能无奈离去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8.  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的正南门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9.  国保碑(国三)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10.   定鼎门遗址作为丝绸之路起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11.  定鼎门遗址博物馆,是国家文物局确定的大遗址保护首批重大项目之一,分地下一层,地上两层,总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高28米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12.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13.  遗产区主要遗存:定鼎门大街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14.  宁人坊南坊门、西坊门、石子路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15.  定鼎门门址全景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16.  定鼎门遗址的门道、柱础石、城墙等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17.  常设展“丝绸之路定鼎门遗址”
        洛阳作为丝绸之路东端起点,始于东汉,魏晋、北魏继之,隋唐达到鼎盛,隋炀帝认为洛邑形势优越,于605年命杨素等营建东都,并以洛阳为中心开凿大运河,设立大同、通远、丰都三市,“西域诸蕃,继相往来”,隋唐洛阳城成为人口近百万的国际大都市,留下许多珍贵历史遗存,成为亚欧多元文明与文化交流的特殊见证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18.  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线路示意图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19.  唐代七大名窑及丝绸产区分布图,大量丝绸在洛阳交易后转运西方,东汉以后罗马文、粟特文、叙利亚文seres等均指丝绸输出地洛阳,又指丝绸,并沿用至今,现代英语silk就是源于此,如果说瓷器是中国的象征,那洛阳就是丝绸的代称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20.  隋唐时期中原政权非常重视和西域的关系,化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经营西域,隋炀帝两次在东都洛阳大规模招待以西域为主的各国来宾,并举办国际性贸易大会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21.  南市遗址发掘现场,政府设有“市署”管理市场,胡人必须向市署申请,取得市籍方可并只能在市场内经营,洛阳三大市场依水而设,商人云集,盛况空前,其中南市(丰都市)最为繁盛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22.  隋唐经营西域,隋炀帝大业五年(609)正月从洛阳出发西巡河右,大开屯田,西域诸国先后来东都朝贡,武则天时派大军收复“安西四镇”,后又设置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共同保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23.  唐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24.  隋唐洛阳城出土的相关文物,隋唐时期的洛阳一度成为东西方向往之地,众多外国人涌入,或求学、或从事经商、文化、宗教活动,或在中原王朝做官,寓居于此并埋葬于此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25.   胡人富商捐款百万亿,建造天枢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26.   定鼎门外南面大路上的足印与车辙印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27.  赤足脚印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28.  骆驼蹄印(胡人西来的足迹)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29.  多元融合,武则天借佛教理论登上帝位,通过丝绸之路中西方进行了广泛而长期的文化与经济交流,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30.  龙门石窟的伎乐造像,龙门石窟中现存乐器图像十六种,魏晋以来传入中原的有十种,唐代是汉乐和胡乐融合发展的繁荣时期。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31.  芫荽,俗名香菜,西亚传入的还有葡萄、苜蓿、香料等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32.   原址保护的定鼎门遗址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33. 千年通衢路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34. 撞石、车道石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35.  门砧石、立颊石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36.  门道,墩台内以两道隔墙分隔成三个门道宽度均为5.8米,南北进深均为21.04米,地栿石分别位于门道两侧壁面下分为东西两排,各有15方,上有圆形榫窝,用于安装大型方排叉柱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37. 定鼎门墩台遗址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38.  东墩台包砖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39. 定鼎门遗址出土的各种建筑构件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40.  定鼎门遗址出土的各种陶瓷塑像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41.  定鼎门遗址出土的各种陶器、瓷器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42.  隋唐三阙,是隋唐洛阳城城市轴线上的三个标志性节点,伊阙是位于洛阳城最南面的天然门户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43.  定鼎门阙,是独一无二的“一”字阙,位于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南门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44. 应天门阙——天子三出阙,隋唐洛阳城中轴线宫城正南门,只有天子的宫城才可三出阙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45.  现代依据资料新建的应天门三出阙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46.   宫城双出阙——汉魏洛阳城阊阖门遗址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47.  定鼎门城楼,那天不开放,楼上也是展厅,我们无缘亲见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48.  天街,又称端门街、天津街、定鼎门街,是隋唐洛阳城最主要的街道,南起定鼎门,直达端门(应天门),南北长约4200米,东西宽约140米,天街路面上车辙密匝,反映了当时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49.   宁人坊南坊墙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50.  隋唐洛阳城有几十个里坊,都是用土墙分隔的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51.  宁人坊南坊门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52.  宁人坊内道路
 
[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六)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53. 天街两边有水渠,解决城市的给排水问题

           隋唐洛阳城作为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规划周密,结构合理,管理有序,今天参观定鼎门遗址博物馆,使我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长了不少见识。
          接着我们前去参观山陕会馆。。。。。。待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