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国宝级文物之“北朝壁画”

标签:
转载 |
魏晋及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分裂融合的发展时期。北朝时期,壁画艺术大盛,普遍运用了线条勾勒、色彩晕染的技法,图饰隐含忍冬、镂雕莲花、联珠纹等西域之风,引领北方艺术之潮流,上承大汉之遗风,下开盛唐万千气象之先河。
![[转载]国宝级文物之“北朝壁画” [转载]国宝级文物之“北朝壁画”](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国宝级文物之“北朝壁画” [转载]国宝级文物之“北朝壁画”](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公元1400多年前,权臣高欢把持东魏,挟孝静帝从洛阳迁都于邺城(今河北临漳),至公元550年,高欢之子高洋篡夺东魏政权,始建北齐。虽北齐王朝仅存27年,却因继承北魏遗风,诞生出璀璨的文化。当时的北齐,由洛阳东迁而来的世袭贵族、得道高僧、能工巧匠众多。《洛阳伽蓝记》载:“暨永熙多难,皇舆迁邺,诸寺僧尼,亦与时徙。”一时间,邯郸一带名家云集,文化繁盛,是北方当之无愧的佛学与艺术中心。
在已发掘的“北朝壁画”中,以茹茹公主墓壁画、文宣帝高洋墓壁画为善。
“高洋墓”于1987年发掘于河北磁县,出土壁画700平方米,以及陶俑、陶瓷器、玉器等2200余件,墓道东壁壁画长约37米,最高处约8.4米,是迄今发现北朝面积最大的壁画,显示出北朝绘画艺术的高超水平和巨大成就。该画面南绘青龙,后面绘有53人组成的仪仗队列,人物分为前导、警卫、文吏、仪卫等若干组团,列队前方和上方绘有21个飞舞奔腾的神兽、彩云、花卉,象征着祥瑞,生动地反映墓主人出行时的场景。按原件同比例绘制的临摹壁画,现保存于河北博物馆。
“茹茹公主墓”壁画亦出土于河北磁县,茹茹公主是少数民族柔然人,其与东魏政治联姻,为权臣高欢之儿媳,13岁即不幸亡故。或许出于政治上的需求,死后被施以厚葬。墓室出土的壁画约150平方米,墓道东绘青龙,西画白虎,仪仗威严,取引导墓主人升天之意。甬道门壁绘制的朱雀,双目炯炯有神,似展翅欲飞,是不可多得的古代壁画珍品。